字词 | 京腔十三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京腔十三绝 京腔十三绝清乾隆间十三位京腔名伶的合称。因北京“诚一斋”南纸店为招徕顾客,请贺世魁绘制十三位名伶的图像匾额悬于门首而得名。所绘人物图像均为戏场妆束,纸上传神,栩栩如生。据清杨静亭《都门记略·翰墨门》“诚一斋”条注文载,他们是霍六、王三秃子、开泰、才官、沙四、赵五、虎张、恒大头、卢老、李老公、陈丑子、王顺、连喜等十三人。另据近人王芷章《腔调考源》所考,这十三位名伶及所饰角色则与《都门纪略》所载略有出入,为:霍六,正生兼老生;池财官,武生;虎张,开口跳;大头官,君王帽生;老公李三,脆生;陈五子,正丑;连喜,花旦;嘟噜胡,花白髯;杨大彪,红净;肉粥,花包;马年,黑净;唐套儿,花面;王七爸,青衫。 ☚ 八达子 胡文汇 ☛ 京腔十三绝 京腔十三绝清乾隆时期在北京的13位京腔名演员的合称。京腔是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的名称。从清雍正、乾隆时候起(约18世纪),北京盛行京腔,据说当时京城有六大京腔名班,在九门戏园轮流演出,盛况空前。鉴于此,画师贺世魁便为当时走红的13位京腔演员画了一张像,名为“京腔十三绝图像”。位于前门外廊房头条的诚一斋南纸店老板为招徕顾客,便将这幅画挂在门前,一时名声大噪。“十三绝”究竟为谁,众说不一。杨静亭的 《都门纪略》上说这13人分别为霍六、王三秃子、开泰、才官、沙四、赵五、虎张、恒大头、卢老、李老公、陈丑子、王顺、连喜。而近代人王芷章在他的 《腔调考源》 中指出,这 “十三绝”及其所属行当应为:大头官,君王帽生; 虎张,开口跳(武丑)池财官,武生; 嘟噜胡,花白髯(老生) 杨大彪,红净;老公李三,脆生; 马年,黑净; 连喜,花旦; 霍六,正生兼老生; 唐套儿,花面; 王七爸,青衫; 陈丑子,正丑; 肉粥,花包。两种说法有相同之处。究竟哪种说法正确,至今仍无定论。 ☚ 魏长生 同光十三绝 ☛ 京腔十三绝清乾隆年间13个著名京腔艺人的合称。由贺示魁绘制13人图像匾额而得名。人名传说有出入,一般认为是霍六、王三秃子、开泰、才官、沙四、赵五、虎张、恒大头、卢老、李老公、陈丑子、王顺、连喜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