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京杭大运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又名大运河、南北大运河。今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二千四百余年的历史。运河路线随着历代京都的改变和黄河的改道,曾几经变迁。隋朝以后,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水运交通干线,而且还兼有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曾起了重要作用。大运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后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至扬州,开山阳渎,后又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炀帝继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公元605年,他又下令开通济渠。公元608年又开永济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至涿郡。公元610年继开江南运河(参阅“漕运四河”)。至此建成以洛阳为中心,由号称“漕运四河”的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的南达余杭,北至涿郡的南北大运河的雏形。北宋,运河中心移至开封。南宋时期黄河以北运河废弛不用。元代相继修筑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使原运河从临清径直南下,经济宁至徐州。从徐州入黄河,借黄河一段行至淮安府境内清江镇,与山阳渎相接,形成现今运河的基本走势。明代会通河从济宁改道经微山湖东岸至邳县境内入黄河,借黄河水道至淮安清江县,与原山阳渎相接。清代黄淮下游淤塞,会通河在邳县境另凿新渠改道,依骆马湖西岸径至清江县,与原山阳渎相连,即今之大运河。

☚ 通惠河   海运 ☛

京杭大运河

中国古代伟大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市通县,南至浙江杭州市。纵贯京、津、冀、鲁、苏、浙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000余里。始于春秋末年吴开凿的邗沟,至隋代开凿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元代除利用天然河道外,又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连接而成。为沟通南北交通和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元代末年,山东境内河道淤塞。明代初年重新开凿会通河。清代因黄河北徙,河道涸竭,又因南北海运兴起,京汉、津浦铁路通车,大运河作用逐渐缩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加治理,并兴建了江都、淮安等处水利工程,运河不仅有灌溉之利,而且成为东线“南水北调”的主要通道。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又称“大运河”。始凿于周敬王卅四年(公元前486年)开挖的邗沟,元世祖二十九年(1292年)形成北京直达杭州的大运河,全长1790km,贯连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曾对中国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运输及文化交流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但是到明代以后,由于几次黄河决口,使运河遭到淤塞,再加上水源缺乏,河运衰退,海运兴起。1855年后,全国田赋改征银两,京杭运河的粮赋河运作用最后废除,特别是京浦铁路建成后,大运河从此失去了南北交通干线的作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运河在徐州以北河段全部断航。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大运河进行全面规划和彻底改造,至80年代,南起杭州,北到山东省内梁山都已通航,其中除山东境内梁山至济宁段水深只有0.5m,不能通航或不正常通航外,其余河段可畅通100t以上船舶。

☚ 运河   基尔运河 ☛
000033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