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亭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橋梁部 > 園林橋 > 五亭橋 五亭橋 wǔtíngqiáo 亦稱“蓮花橋”。位於江蘇揚州瘦西湖畔蓮性寺旁之蓮花埂上。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揚州鹽商爲迎奉乾隆帝而建。後被毁,公元1933年重修。橋跨瘦西湖,上置五亭,下列四翼。橋基由十二個大小不同之大青石墩組成。橋長十六丈六尺,兩端爲石階。橋身爲拱券形,由三種不同之券洞聯合,共十五孔。中心一亭,四翼有四亭,亭與亭之間以廊相連,中亭瓦頂重擔四角攢尖式,角翼四亭單檐,亭上有寳頂,四翼上翹,頗爲别緻。橋身、橋基、橋亭比例適當、協調,既穩重大方,又玲瓏精巧。橋下洞孔彼此相連,然各有一洞天,月滿時每洞各銜一月,景色蕩漾,詩意盎然。蓮花橋與春波橋、長春橋、玉版橋,合稱爲“四橋煙雨”。參閱清·沈復《浮生六記》、《揚州志》。 五亭桥 五亭桥在扬州瘦西湖莲性寺旁。因桥在莲花埂上,又叫莲花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桥上置五亭,下列四翼,桥基由十二个大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桥墩组成。桥身为拱券形,由不同的券洞联合,共十五孔。桥的平面成“廾”形,总长五十五点三米,两端为石阶。桥的亭廊,中心一亭、四翼有四亭,亭与亭用廊相连。中亭瓦顶重檐四角攒尖式,翼角四亭单檐,亭上有宝顶,四角上翘。亭内天花板上绘制图案。桥基、桥身、桥亭比例适当,造型纤巧,既稳重大方又玲珑剔透。桥下洞孔彼此相连,从里向外看,每个洞外都有一景。晴夜月满,每洞各衔一月,具诗情画意。 ☚ 凫庄 平山堂 ☛ 五亭桥 五亭桥位于瘦西湖公园内。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南北横跨瘦西湖中心水面,全长55.3米,平面呈莲花形,故又称莲花桥。桥亭五座,由28个红柱支撑,中间为重檐,余为单檐对称分布,攒尖顶,覆以黄色琉璃瓦,亭角飞翘,系以金铃,风作铃响,不绝于耳。桥亭曾毁于咸丰兵火,1933年修复。桥墩用大块青石砌成,有15个桥孔,中心桥孔跨度为7.13米,两个桥阶洞作扇形,余12个桥孔相互套连,分藏在两个桥墩下。相传农历八月十五满月时,每个桥洞各衔一明月。此桥体量大、富丽堂皇,为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杰作之一。桥东有凫庄岛景。 ☚ 小金山 莲性寺 ☛ 五亭桥 五亭桥Five Pavilion Bridge又称“莲花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莲花埂。石拱桥。跨保障湖,南连贺园,北接寿安亭。创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1933年重建,仍保持该桥原貌。该桥桥与亭结合,既为游人提供水上交通又作登高观景之用。桥上置五亭,桥为亭之台,桥身由三种不同跨径的拱圈组成,正侧面共15孔,平面排列成“艹”字形,最大跨径7.13m,总长55.3m。亭与桥比例协调,中亭为重檐,翼角四亭为单檐,各亭设宝顶,四角上翘,亭内雕梁画栋,造型别致,桥下孔洞相连,晴夜月圆时,月光映入各洞,金光荡漾,为瘦西湖一景。 ☚ 天生桥 程阳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