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中央银行组织形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中央银行组织形式 五、中央银行组织形式中央银行组织形式是指中央银行存在与运行的组织结构状态。中央银行组织形式与一国政治与经济体制及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现实中不存在统一模式。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制度大体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的组织形式。一是单一型,即国家建立一家中央银行机构,国家授权其全面地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这种基本类型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建立中央银行总行及其分支机构逐级垂直隶属的组织结构,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是如此。另一种情况是,在一些国家中建立相对独立的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和地方两级机构在货币政策方面是统一的,在实行货币政策和开展中央银行有关业务活动方面,地方级中央银行接受中央级中央银行的监管和指导。尽管地方级机构与中央级机构在金融监管上有所分权并拥有较大的独立性,但这并不表明同时存在两个并列的中央银行。这种制度一般与联邦制的国家体制相对应,如目前的德国和美国等。二是混合型,即一国未设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通常是由一家国家大银行来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它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特征于一身。这种制度是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在中国也称为“大一统”的银行制度),这往往与中央银行的初级发展阶段和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如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就是如此。三是准中央银行型,即有些国家或地区不设立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央银行,而是设立专门的准中央银行机构,如金融管理局、货币局等,授权少数大商业银行或机构从事部分中央银行业务,如货币发行、支付清算等。这种制度常与国家或地区较小而其经济开放度较高的情况相对应,如新加坡、斐济和中国的香港地区等。四是跨国型,即由多个国家联合组织一家跨国中央银行,跨国中央银行为成员国发行共同货币和制定与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办理成员国共同商定并授权的金融事项。这种形式一般与区域性多国经济的相对一致性和货币联盟体制相对应。它原来只存在于少数经济较不发达的发展中中小国家,有些还带有一定的旧殖民统治影响色彩,如西非、中非诸国货币联盟分别所设的西非、中非国家银行等。随着现代欧洲共同体诸国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种具有新的性质和特点的区域性货币联盟正在诞生。从1957年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算起,欧洲货币融合过程至今已经历了40多年。按照1991年12月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开始生效),欧盟国家正在就货币联盟趋同条件(主要是通货膨胀率、预算赤字、公共债务、汇率稳定和长期利率等)、过渡性安排和中央银行机制转换等方面加快其货币联盟步伐。欧元将成为没有国界的非政治化货币,在金本位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欧洲货币联盟将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新的区域性金融体系“支点”。从欧洲货币机构(EMI)到欧洲中央银行(EMB),再到欧洲中央银行体系(ESCB),欧洲货币联盟的实现将赋予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发展新的内容和特点,例如,中央银行具有独立于各国政府的更高独立性、更突出货币的非政治性、强调和实现超国别的货币政策决策、联盟国家各中央银行行长都是单一共同货币的保护者,等等。实现欧洲货币联盟有利于消除欧共体内部的汇率风险,增强开放经济竞争力,提高欧共体市场效率和促进经济政治一体化共同发展。 ☚ 四、中央银行独立性 六、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过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