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程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程集》《二程集》
《二程集》是一部收录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全部著作的合集。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号伊川先生。后人将他们合称为“二程”。二程同是宋代理学(又称道学、性理之学或义理之学)的奠基者和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宣扬客观唯心主义的封建伦理道德,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学术思想著述立说。《二程集》包括《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外书》、《河南程氏文集》、《周易程氏传》、《河南程氏经说》、《河南程氏粹言》等6种著作,其中以程颐的著述居多。《遗书》25卷,附录1卷。为程氏兄弟的弟子们记录下的二程语录,后由朱熹加以整理编定而成。《外书》12卷,是朱熹“取诸集录,参伍相除”而成书,实际是《遗书》的续补。《文集》12卷,遗文1卷,收录了二程的表疏、书奏、诗文、杂著等文章作品。《易传》4卷,为程颐对《易经》所作的注释。《经说》8卷,是二程对《易经》、《书经》、《诗经》、《春秋》、《礼记》、《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经典所作的解说和论述。《粹言》2卷是二程弟子杨时将程颢、程颐二人语录进行加工改写而成。全书汇集了二程的重要著作和论述,不仅反映了他们的理学观点,也展示了宋代理学初期发展的基本情况,是后人研究理学的重要资料。但由于二程的许多著述是弟子们“记其所见闻答问”,于书中也出现一事前后数见,语意不尽相同等问题。还有一些著作所收录的资料比较杂,来源不太可靠等等。二程的这6部著作在宋代即单独刊行,其中《遗书》、《外书》、《文集》、《经说》4部著作也曾合刊为《程氏四书》。至明代以后,6部著作合并刊行,称为《二程全书》。6部著作自宋代便刻版刊行,以后传世版本不少。但在流传中多有残缺遗漏。1981年,王孝鱼以清同治十年(1871)涂宗瀛刻本为底本,对《二程全书》进行了标点校勘,由中华书局出版,又更名为《二程集》。 二程集 宋代诗文总集。程颢、程颐著。此书是二程著作的汇集,其中包括《遗书》25卷(附录1卷)、《外书》12卷、《明道文集》12卷(遗文1卷、附录1卷)。《易传》4卷、《经说》8卷、《粹言》2卷,共6种66卷。《遗书》是二程的弟子们记下的二程语录,后来由朱熹综合编定。《外书》是《遗书》的补编或续编。《文集》是二程的诗文杂著。《经说》是二程对一部分儒家经典的解说和发挥。这4种书,在宋代就已单独刊行,也曾有人把它们合在一起刊行,称为《程氏四书》。《易传》是程颐对《易经》的注释。《粹言》是二程弟子杨时(字龟山)用比较文雅的语言将二程(主要是程颐)的语录加以改写而成,后来又由张拭重新编次。这两种在宋元时也都单独刊行。明清两代,才把它们与前4种合刊,称为《二程全书》。程氏兄弟著作的核心是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学说,后来被朱熹继承和发展,对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界产生极大影响,二程的著作也广泛流传,单行与合刻的版本很多。较好的版本有明万历徐必达刻本,清康熙吕留良刻本和清同治十年(1871)涂宗瀛刻本。1981年中华书局在以上几种版本基础上重新整理校点,改称《二程集》(全4册)。 二程集 《二程集》书名。中华书局1981年整理出版。辑自《二程遗书》、《二程外书》、《二程粹言》、《二程经说》、《明道文集》、《伊川文集》等,比较全面地收录了北宋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程颢和程颐兄弟的代表著作。二程是河南洛阳人,幼年均从学于宋代理学先驱周敦颐,在哲学上提出“天理”观,把“理”看作世界本原,而“理”的内容是仁义礼智;在政治上主张复古,反对社会变革;在伦理上强调夫妇有序,男尊女卑,特别注重一个“节”字,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口号。这一套理论的提出,使二程成为北宋理学的开山祖师。他们的伦理思想后来被他们的学生朱熹发展,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对后世影响极大。但是二程的著作散见于各种书籍中,长久得不到整理。中华书局出版的《二程集》,尽可能全面地收录了二程的主要著作,为程朱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 百家姓 孝经 ☛ 二程集 174 二程集北宋理学重要著作。为程颢、程颐著作合编。在伦理思想上,本书系统反映了北宋理学的伦理思想。首先,在人性论上,本书提出“性”是先天存于人的本性,“道即性”,“人性气禀,理有善恶”的思想,认为“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并把“仁、义、礼、智、信”视为“性也”。认为“情”与“性”不同,乃是外物接触形体而产生,包括了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内容;其次,在道德修养观上,本书论述了学的重要性,并把为学之道规范为约情、正心和养性;再次,本书还谈到了道德修养同治理国家的关系。本书对后期封建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影响极深。 ☚ 天论 四书集注 ☛ 二程集 二程集亦作《二程全书》。宋程颢、程颐兄弟撰。此书为后人所编的二程兄弟全部著作的汇集,包括遗书、外书、文集、易传、经说、粹言六种。前四种在宋代均单独刊行,也曾合在一起称《程氏四书》;后两种在宋元时也都单独刊行。明清两代,人们将这六种合并刊行,称《二程全书》。程颢(1032—1088),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程颢在嘉祐年间举进士,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程颐被荐为崇政殿说书。二程均反对王安石变法,都先后遭贬。二程因是洛阳人,又长期在洛阳讲学,故其学派称为“洛学”。二程是理学的奠基者,他们的学说后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 ☚ 安定言行录 吕氏乡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