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280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1918年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校长发起组织,校长室秘书徐宝璜主持会务,并任导师。在此之前,北京大学已开设新闻学课程,是中国大学里开设最早的新闻学课程。研究会“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求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聘请导师讲课,请中外著名记者演讲,并组织会员实习和讨论。出版了中国第一个新闻学刊物——《新闻周刊》。导师除刚从美国研究新闻学归来的徐宝璜教授,还有著名报人邵飘萍等。他们分别将讲稿整理成书。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姚公鹤的《上海报纸小史》,是中国人自己编著的第一批新闻学代表作。第一批会员有毛泽东、谭平山、杨兴栋等55人。1919年10月16日,第一批研究期满,举行结业式。不久停顿。活动虽不到两年,但对中国的新闻学研究起了开拓和积极倡导的作用。之后,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学开始设立新闻学课程或创办新闻学系。 ☚ 全国报界俱进会 全国报界联合会 ☛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中国第一个新闻研究团体。1918年10月由蔡元培发起。以“研究新闻学理论、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之发展”为宗旨。出版《新闻周刊》。二年后逐渐停止活动。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中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研究团体。首先由北京大学学生罗章龙等开始酝酿。同时京报社长、著名记者邵飘萍也曾写信给北大校长蔡元培,建议设立新闻研究会。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会长是蔡元培,副会长由北大教授徐宝璜担任,他和邵飘萍都是讲授导师。李大钊、高一涵都曾到该会讲演。开始时以“灌输新闻智识培养新闻人材”为宗旨,后来改为“研学新闻学理论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学员前后共50多名,包括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罗章龙、毛泽东、高尚德、谭植棠、杨兴栋等。该会以它进步的宗旨、一些成员的进步活动而成为五四时期有影响的社团之一。1920年底该会的活动便停止了。 ☚ 北华捷报 北京光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