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新中国成立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新中国成立后

二、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的46年 (1949—1995年), 湖南农村文化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头7年, 在接管、整顿、改革的基础上, 取得了根本性的转变; 后6年, 开始受 “左倾”思潮的影响, 有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文化大革命” 期间, 极 “左” 思潮为虐, 遭受严重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 取得了新的发展与成就。

☚ 一、新中国成立前   (一)农村文化的内容 ☛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二)人民公社时期/(三)“文化大革命”时期/三、改革开放以来

☚ (四)解放战争时期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二、新中国成立后

二、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1954年9月, 这是湖南农村乡镇政权正式建立时期。根据国家政务院颁发的《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区人民政府及区公所组织通知》、《乡 (行政村) 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乡(行政村) 人民政府组织通则》, 以及内务部1994年《关于健全乡政权组织的指示》, 湖南省乡镇政权逐步建立。从全国而言, 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区、村(行政村)两级政府体制, 二是区、乡建制。湖南省普遍实行区乡建制, 即在县以下设立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区公所, 在区公所之下设立乡政府, 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乡人民政府。据1951年统计,湖南省共设区公所710个, 乡10 306个, 镇146个,1952年调整为区公所965个, 乡 19 485个, 镇209个。
1954年9月—1957年底, 湖南省乡镇政权基本定型。1954年9月通过的 《宪法》, 规定我国农村基层政权为乡、民族乡、镇政权。根据《宪法》规定, 逐步形成了乡镇人民代表会议为权力机关, 乡镇人民委员会为人民政府和行政执行机关的乡镇政权体制。1954年, 湖南省共设置县辖区公所942个, 乡15 330个, 镇270个。1956年, 全省实行撤区并乡, 区公所全部撤销, 乡撤并为2 966个, 镇179个, 数量大幅减少。1960年, 始有部分地区恢复区公所建制。至1961年, 区公所恢复至400多个。
1958—1963年, 实行人民公社化, 农村基层乡镇政权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中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湖南省普遍建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有的按乡为单位建立, 大多数是由多个乡镇合并为一社,在公社下面设立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并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1962年,改基本核算单位为生产队。初时人民公社规模较大。1958年,湖南省共建立人民公社11 84个,镇94个。后逐年调整,至1963年,公社调整为3549个,镇171个。
人民公社体制特征是:
❶政社合一。人民公社的政权机构名称是公社管理委员会, 由公社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公社管理委员会即是国家基层行政机关, 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又是集体经济组织,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经营活动, 实行党、政、经合一;
❷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人民公社分为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个层次, 均有各自的财产, 其基础是生产队, 即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和核算单位;
❸准军事化的集中统一管理;
❹党政不分, 实行一元化领导;
❺干部实行委任制。在人民公社体制下, 虽然也存在公社社员代表大会、生产大队社员代表大会、生产队社员大会等权力机关, 但事实上对干部的任免都是公社干部县里任命或批准, 生产大队干部由公社任命或批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人民公社体制已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需要。1983年,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 全省从浏阳县开始进行了公社改乡的试点, 当年将234个公社改成了乡, 至1984年全面完成公社改乡工作, 共设立3 090个乡,510个镇, 并保留了444个区公所, 行使协调管理乡镇的职能。
1995年3~12月, 为解决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膨胀的问题, 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全省开展了以撤区并乡建镇、简政放权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体制改革。撤销了387个区公所, 乡镇总数由3 412个调整为2 352个, 其中乡级镇由810个增加到948个, 并对部分乡镇工作人员进行了分流。改革后, 减少了区一级中间管理层次, 完善了乡镇职能配置, 提高了行政效率。乡镇领导班子素质明显提高, 结构优化, 战斗力增强、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 一、新中国成立前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 ☛

二、新中国成立后

二、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收回了主权,由国家控制对外贸易。40多年来,吉林省农副产品对外贸易,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 (三)日伪时期   (一)恢复和发展阶段 ☛

二、新中国成立后

二、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共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确立了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47年来,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 (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   (一)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二、新中国成立后

二、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形势下,江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任务和自身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

☚ (四) 解放战争时期   (一) 社会主义时期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二)人民公社时期/(三)政社分设以后

☚ (三)村苏维埃政权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
000324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