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氏家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氏家谱

张氏家谱zhangshi jiapu

❶四卷,四册,16开,竖排,胶印,稿本,线装。1988年张明魁等整理续修。谱载该族原籍山西洪洞县,明永乐三年(1404)迁居河南省温县城内大马道。始迁者为张文壁、张文镇兄弟,是谱尊其为始祖。是谱创修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民国二十三年(1934)和1963年三次续修,此次为四修本。第一卷包括清顺治十三年(1656)张元春谱序、张元春众弟子及同僚对该谱的题辞赠语、光绪二十六年(1900)和民国二十三年(1934)谱序及一至14世世系录;第二卷为15世至17世世系录;第三卷包括前四次谱序摘要及本次谱序、18世至19世世系录;第四卷包括20世至25世世系录、张氏族九世祖斗生平简介、十世祖子梁简介以及始祖文镇等三人墓碑铭文。世系录从10世起,每世先按居住村落记,同一村落再按长幼次序记。一般记男丁名、子数及子名,个别有功名及迁外者详细记录。永寿县农业局张和平和永寿县图书馆、咸阳图书馆存有复印件。
❷上下卷,一册,16开,雕印,线装。1911年尊经堂校刊,陕西兴平爱日堂张元勋、张元济编修。有谱序三篇,分别为杨玉清、牛兆濂、张元济所作。上卷内容包括建置、统系(亦即世系,由于第一支为作者本支,所以从始祖宏典记起;其它支系或从四世、五世记起,或从六世记起)、坟墓、祭祀、宗规。下卷内容包括户口、田赋、风俗、政教、列传。原件由兴平市庄头镇庄头村张应龙保存,咸阳图书馆有复印件。
❸上下卷,二册,16开,线装。1929年爱日堂雕印,陕西兴平张元勋编修,张正刚增补。有谱序四篇。上卷包括氏族、祠堂、总系(含总系、宗法、大宗、小宗、余论、答问等内容。原谱仅列出该支从始祖张宏典起至11世的世系表,后来增补有一至13世世系图和世系录)和坟墓。附有张正纲所作张氏族谱刊误表、《读家乘有感》七绝四首。下卷包括列传(从一至10世张氏男性的墓志、行述等)、壸范(从五至九世张氏族中女性的墓志、行述等)、附录。后附刊误表,应为张元勋之作。原件由兴平市庄头镇庄头村张应龙收藏,咸阳图书馆有复印件。
❹一册,大32开,毛笔竖行书写,略呈正方形,稿本,线装。民国三十七年(1948)佚名纂修,后有增补,记事下讫民国三十八年(1949)。全册11页,全部为世系录。在第一页一世至13世世系后,斜书洪武三年旧谱三院一支起元字样。经与谱中13世核对,13世为启元、启奎、启贤兄弟三人。可知该族有旧谱,一至13世可能录自旧谱,从13世起分为3支,是谱为启元一支家谱。第二页右端写有“民国三十七年正月计录远祖家谱”字样,第二行为张氏历代先远祖宗神主,第三行书“十三世以下”字样,其下即为14世以降世系。是谱尊张仲和为一世,从一世至16世采用详近略远方式,每世只记一人。从17世至21世,旁系、直系均记,每世按行第,逐人记录。原件收藏人不详,三原县图书馆、咸阳图书馆均藏有复印件。
❺二函三册,大8开,毛笔竖行书写,抄本,线装。清嘉庆十四年(1809)张士修等纂修,佚名增补。上函包括原谱序、谱例、修纂人名单;本修序、谱例、修纂人名单、司谱人名单;世系录(采用横栏记事,每页五栏,每栏一世。从二世起,分长、二、三房3大支。上函从二世起,按三支分别记至十世);原谱后序。下函二册,均为世系录(按长、二、三房3支,分别从11世记至15世。部分内容为后人增补,最晚记至1960年)。谱载该族原居西安府周至县哑柏村,因兵燹迁居礼泉县建陵镇店头村至今。清乾隆二十五年(1755),张惇等创修族谱时,已迁居约150年,以此推断,该族约在明万历中后期(1605年左右)定居礼泉。尊其十世张明为始祖。原件由礼泉县建陵乡店头村张增禄保存,咸阳图书馆藏有复印件。

☚ 宋守备秦华殉城事略   张氏族谱 ☛
000065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