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兄弟争田业案
此案发生在南宋理宗年间。据《名公书判清明集》附录《后村全集》载:张辐、张载、张辂等兄弟四人分家析产,兄弟关于“母氏之遗金四利”的划分发生分歧。张幅以张载张辂不务正业,不能保守祖业为由,不愿将母亲遗产分与他们,认为自己与长弟立于仕途,且长弟比三弟四弟贤明,祖业多数应由他与长弟掌管。因此,张载张辂至官状诉析产不均、兄长偏私。知州受状不久,又接张辐诉二弟妄生诉讼之状。二案并一,知州阅状后认为:“张提干(辐)既称长弟之贤明,知叔季二弟之不能皆贤,则分财之际,二兄取其少,二弟取其多”就可以避免争讼了。“人家一子仕宦,一家一族孰不望其庇萌? 况同父同母之哉。”“今赡莹田土,乃祖先创置,弟兄皆有分者,若恐诸弟不能保守,则经官立约,花利轮收,祭享之余,以助伏腊,通天下之成法也。若曰,我嫡长,我仕宦,我贤,汝庶幼,汝白丁,汝不贤,赡莹祖利由我不由汝,则二弟必至诊臂阅墙而后已。”张辐任宦,本应萌庇家族,今却不分予弟兄应得祖业之份,致使其二弟到官状诉,这当然并非“妄诉”。据《庆元条法事类》规定,子孙如不分析祖产,可经官府订立文约,轮流收受租息。据此,知州对此二案当事人提出调解。“请提干兄弟四人,将赡莹田业开具田段、坐落、亩步、产钱,专置一簿,开载契簿,长位拘收,别立赡莹关约,并经即押,每位各收一本,自谆佑五年(公元1246年)为始,租课长房先收,以后轮流掌管,周而复始”,双方停止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