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农村代购代销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农村代购代销店

二、农村代购代销店

1955年, 湖南省农村掀起合作化高潮。为适应农村新体制要求, 省供销合作社于1956年初向省委提出 《关于调整农村商业网点的报告》, 要求: 平原区每五百户左右、丘陵区每三百户左右设立一个供应点或代销店; 在山区, 只要其业务收入能维持两名工作人员的开支, 也设一个供应点或代销店。供应点由基层社派员直接组设, 代销店安排对私改造后的私商小贩或者由区、乡政府及农业合作社派信用可靠的农民担任。6月, 省委批转了这份报告。各地在贯彻执行中, 一方面由基层社抽调人员、资金, 下伸到乡村设立供应点; 另一方面, 依靠群众发展农村商业网点,由供销社提供资金和商品, 由乡政府或农业生产合作社选派人员, 提供营业场地和设施, 设立代销店。到1956年底, 全省农村共设立代销店405个, 代销店工作人员 (简称代销员) 405名, 既解决了供销社人员不足的困难, 又增加了乡村供应网点, 方便了群众。
1961年5月, 省委印发 《湖南省农村商业体制的意见 (草稿)》, 鉴于 “大跃进” 中农村商业网点减少, 人民生活不便的情况, 指出解决农村商业网点不足, 可以设立代购代销店。各地贯彻省委指示, 在恢复供销社后, 普遍增设了一批农村代购代销店, 并将原有的代销店逐步改建为代购代销店, 既供应农民群众日常生活资料和小件生产资料, 又为供销社代购次小农副产品和废品。到 1965年底, 全省农村已有代购代销店3 323个, 代购代销员3 540人, 较1956年增加将近8倍。
“文化大革命” 后期, 为了取代农村集市贸易,省商业局、省供销社先后采取措施, 进一步发展大队代购代销店。1976年1月, 省供销社根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部署, 要求按生产大队普及商业网点, 凡供销社未设立网点的大队, 都要建立一个代购代销店。到1978年底, 全省农村代购代销店发展到3.38万个,代购代销员4.39万人。代购代销店占全省生产大队总数的71.6%, 连同供销社自身设在乡村的网点, 已占生产大队总数的86.34%, 基本上达到全省普及农村商业网点的要求。
1978年改革开放后,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逐渐活跃, 一些农村代购代销店先后改为经销或自营, 代购代销店逐年减少。1987年底, 全省尚存农村代购代销店2.03万个, 代购代销员2.2万人, 到1995年底, 有农村代购代销店4 756个, 代购代销员5 123人。

☚ 一、供销合作社购销门店   三、农村私营个体商店 ☛
000138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