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001664 边界层理论
H.史里希廷著。 徐燕侯等译。科学出版社1988年2月版。78.7万字。 2册。 边界层理论是L.Prandtl于1904年建立起来的,证明了流体绕固体的流动可以分成两个区域:一是靠近物体表面有很薄的一层(边界层),其中摩擦起著主要作用;二是该层以外的其余区域,这里摩擦可以忽略不计。基于这个假设,Prandtl成功地对粘性流动的重要意义给出了物理上透彻的解释,同时对相应的数学上的困难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简化。 本书分4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边界层理论的基础,但是没有用到数学。 在Navier-Stokes方程的基础上,对边界层理论作出了数学上和物理上的证明。 第二部分包括层流边界层理论和热边界层理论。第三部分讨论由层流到湍流的转捩现象(湍流的起因)。第四部分专门讨论湍流边界层。 收入“力学名著译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