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社会帮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社会帮教地方基层组织依靠和联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特定对象进行帮助教育的、群众性的社会教育管理活动。是我国人民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违法犯罪、教育挽救失足者方面的一项创举。帮教的对象包括:(1)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可能继续进行违法犯罪的人员,其中主要是青少年;(2)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或少年管教,以及经工读学校教育后仍表现不好、有可能继续违法犯罪的人员。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的人,被判缓刑、获得假释、批准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以及被决定劳动教养但并未在劳教场所执行的劳教人员一般不列入帮教范围。帮教活动是有组织地进行的,但不是行政处分,也不是刑事处罚,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性。帮教工作须遵循的原则是:(1)帮教者与被帮教者之间相互平等;(2)坚持说服教育;(3)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与教育管理相结合。帮教内容包括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恢复学籍、就业、婚姻、生活等问题;教育他们遵纪守法,改正恶习,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社会责任感;学习文化技术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等。帮教的形式有:(1)帮教小组,由被帮教者所在单位、街道、学校、家庭以及民警等多方面人员组成;(2)具保帮教,由被帮教人自行寻找两名以上具保人对其进行帮教;(3)合约帮教(合同帮教),由帮教人与被帮教人双方签订书面帮教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形成稳定的帮教关系;(4)承包帮教,由专业户、个体户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有利条件,主动承担帮教失足和违法青少年的责任;(5)家长或亲友负责帮教。帮教活动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社会帮教社会各部门、单位以及个人对特定对象进行帮助教育、感化挽救的非处罚性质的社会教育管理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组成部分。中国在1979年以后针对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而提出。其对象一般包括: (1) 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尚不够刑事处分,可能继续违法犯罪的人员,其中主要是年满13岁至25岁的青少年; (2) 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或少年管教,以及经工读教育后仍表现不好,有可能继续违法犯罪的人员; (3)提前解除劳动教养或经劳教机关批准,准予家长、单位或监护人领回自行负责管教的人员。社会帮教坚持帮教者与被帮教者平等,帮助解决升学就业婚恋等实际困难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教育、感化、挽救等原则。帮教形式一般为: (1) 帮教小组。由单位、街道、民警、学校、家庭组成帮教小组联合帮教。(2) 保外帮教。又称具保帮教,由被拘留或被劳教的人员原所在单位、街道及家长出具保证,驻当地公安保卫部门或劳动教养委员会同意,把帮教对象放回原单位进行帮教。(3) 承包帮教。由个人或专业户、个体户对帮教对象自愿进行帮教。(4) 合约帮教。又称合同帮教,帮教人与被帮教人通过签订合同确定帮教关系而展开的帮教工作。此外,劳改劳教机关利用社会力量对劳改罪犯或劳教人员进行的帮助教育活动也被称为社会帮教。其具体形式有:(1) 让帮教对象的亲属、同事、朋友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等对劳改劳教人员加以规劝; (2) 以先进人物或者回头浪子的事迹对劳改劳教人员进行榜样激励; (3) 组织劳改劳教人员到社会上参观学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