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书库尔岱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书库尔岱青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汗王。明崇祯十三年(1640),参加《卫拉特法典》的制定。清顺治元年(1644),率领土尔扈特诸部西迁至伏尔加河流域。四年(1647),向清政府进表贡,赴西藏,达赖喇嘛承认其汗王称号,之后常往来于西藏与居住在伏尔加河的部落之间。为土尔扈特部落的权利,曾多次与沙皇进行谈判。 书库尔岱青 书库尔岱青土尔扈特和鄂尔勒克长子。1640年随其父参加塔尔巴哈台大会并在会议制定的《蒙古——卫拉特法典》上署名。1644年和鄂尔勒克战死,他继为土尔扈特首领。1646年随顾实汗一起,遣使向清廷通好。以后于1650年、1655年又遣使清廷。他多次去西藏,达赖喇嘛曾赐给“汗”的尊号,据托忒文文献记载,他谦逊地谢绝,这使他赢得声誉。1654年由西藏返回途经准噶尔时,将养育在巴图尔珲台吉处的孙子阿玉奇带回。他返回伏尔加河后,面对沙俄强大的压力,通过1655年、1657年、1661年三次谈判,保持了相对的独立。1661年书库尔岱青认为自己年老,把权力交给儿子朋楚克。以后他曾参加巴什基尔人的起义,又曾参与镇压斯杰潘·拉辛领导的农民起义。1671年,他与和硕特的昆都仑乌巴什联合与和硕特鄂齐尔图车臣汗作战,失败后被送往西藏。 ☚ 和鄂尔勒克 朋楚克 ☛ 书库尔岱青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汗王。又称岱青。※和鄂尔勒克长子。明崇祯十三年(1640),随父参加在塔尔巴哈台召开的卫拉特、喀尔喀四十四部王公大会,参与制定《蒙古卫拉特法典》。清顺治元年(1644),成为西迁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部首领。三年,与弟罗卜藏诺颜随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向清朝进表贡。同年赴西藏,取得达赖喇嘛对其汗号的承认。是后近十年间,留居西藏,也时返伏尔加河流域牙帐,与弟伊勒登诺颜、罗卜藏诺颜共同治理部务。七年(1650),遣使向清朝贡马,十二年(1655),又遗锡喇布鄂木布奉表贡,均受到清政府礼遇。执政期间尽力调整与俄国关系,通过1655年、1657年、1661年三次谈判,缓和了双方关系。1655年断然拒绝俄国提出共同进攻波兰人及其同盟者克里木人的要求。同时,也拒绝与克里木汗国联合进攻俄国,保持外交和军事上的自主与独立。十八年(1661),因年迈传汗位与于子朋楚克。被誉为是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汗国初创时期的著名汗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