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同文字秦代巩固统一的文化措施。战国时,各诸侯国“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叙》),秦国使用的小篆与六国文字不同,六国文字亦互有不同,甚至同一诸侯国内文字也不完全统一。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令以秦篆为统一书体,废除“不与秦文合者”,命李斯、赵高、胡毋敬写成《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作为范本。这种文字偏旁形体统一,位置固定,笔划和笔顺基本固定,比大篆和六国文字易认易写,成为重要政府文件使用的规定文字。同时,有程邈依据民间流行的文字整理成的隶书,笔划方直、结构平整,书写更为简便,广泛用于民间和一般政府文件书写。隶书的出现和使用,成为汉字由古体发展为今体的里程稗。“书同文字”对我国古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