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乡村建设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乡村建设理论 乡村建设理论近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梁漱溟著。梁氏自称该书是“从对中国问题的烦闷而找出的答案”,所以又名《中国民族之前途》。其中的见地和主张,萌芽于1922年,大半决定于1926年,成熟于1928年,曾以《乡治十讲》为题在广东作过讲演。1930年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成立,其后六年时间,在邹平前后讲此稿不下五次,在济宁也讲过一点大意。1937年这些讲课纪录经作者删订修改成书,由山东邹平乡村书店出版。全书由自序、引言、甲部和乙部构成。甲部为认识问题。先述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原因:由于近些年来的乡村破坏而激起来的救济乡村运动;由于中国乡村无限止的破坏,迫得不能不自救;由于中国社会积极建设之要求;由于重建一新社会构造之要求。次及对中国旧社会组织结构的认识:伦理本位,职业分立。认为这种旧社会构造崩溃的原因是:社会散漫、消极、和平、无力;缺乏科学技术和团体组织。乙部为解决问题。共分四段:先讲乡村组织、次讲政治问题,又次讲经济问题,末后讲我们所可成功的社会。最后得出解决中国问题的结论是,中国既不能走欧州近代民主政治的路,也不能走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只能走“村治”的路,推进乡村建设运动,形成“图谋中国社会之积极建设的运动”。 ☚ 子晚子 元朝典故编年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