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会(一)古代迷信占卜者指丧事的征兆。白衣指丧服,会指二星相合。《史记·天官书》:“昴曰髦头,胡星也,为白衣会。”唐李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八《荧惑占》:“火人亢,有白衣会,主将死,人多疾疫。”(二)古代皇室有丧,公卿大臣须素服而朝,称“白衣会”。《后汉书·皇后纪下》:“董卓令帝出奉常亭举哀,公卿皆白衣会,不成丧也。” 白衣会白衣,本指汉官府中小役吏之服,《汉书·龚胜传》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公卿大臣白衣而会,则是皇室遇丧的礼俗,有时天灾人异不吉之遇,公卿百僚也白衣白帽而朝。《后汉书·皇后纪下》载:“董卓令帝出奉常亭举哀,公卿皆白衣会,不成丧也。”《后汉书》补注又云:“有凶事素服而朝,谓之白衣会。”“白衣会”之源当是秦,时仅白冠而无白衣。燕太子丹密使荆轲刺杀秦王嬴政、败而被戮,燕“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后,白衣会引入谶说,谓之不祥之兆,白衣: 丧服;会: 二星相会;二星相会,则“主将死,人多疾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