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乡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乡学

古代的地方学校。源于西周。《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孔颖达疏:“乡学曰庠。”《文献通考·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皆乡学。后世因称地方所办学校为乡学。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學校部 > 地方學校 > 鄉學
鄉學  xiāngxué

地方官學。《禮記·鄉飲酒義》“主人拜迎賓于庠門之外”漢·鄭玄注:“庠,鄉學也。”又《學記》“黨有庠”唐·孔穎達疏:“鄉學曰庠。”《漢書·食貨志》:“其有秀異者,移鄉學于庠序。”

学习之所

学习之所

馆(门馆;私馆) 私学(私学馆 私学堂) 市学 学塾 书塾
旧时乡村私塾:村塾 村学(村学堂;乡村学堂)
旧时私人设立的进行教学的地方:
由私人集资或用地方公积金办的免费的学校:义学 义塾
乡间办的学校:乡塾 乡学 党塾 党庠
家庭办的学校:书塾 书房 家塾
苦学之所:灯窗(~之苦) 寒窗
映雪的窗户,寒窗:雪窗

☚ 学校   讲学之所 ☛

乡学xiāng xué

❶地方兴办的初级学校。《礼记·学记》“党有庠”孔疏:“~~曰庠。”
❷xiàng xué“乡”通“向”。锐意求学。《汉书·兒宽传》:“汤(张汤)由是~~。”

乡学

学校名。又称“乡校”。相传为西周乡遂所设立的学校,相对于“国学”而言。《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郑玄注:“术当为遂,声之误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朝夕坐于门,门侧之堂谓之塾。《周礼》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党属于乡,遂在远郊之外。”《文献通考·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皆乡学也。”后世因称地方所办学校为乡学。《汉书·食货志》:“其有秀异者,移乡学于庠序。”

乡学

乡学

官学名。即乡属官学。《汉书·食货志》: “八岁入小学,学6甲5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人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其有秀异者,移乡学于庠序,庠序之异者,移国学于少学。”

☚ 县令考课   乡试 ☛

乡学

中国西周时设立的地方学校,亦称塾、庠、序或校等。其教官由地方官吏兼任,称大司徒、乡师、乡大夫或党正等。后世地方所办学校亦称乡学。

乡学

乡学

又称义学、义塾,是一种免费学校,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收学田或义田地租,亦有庙产及私人捐助等。乡学一般分蒙、经二馆,蒙馆学生接受启蒙教育,以认字为主,达到蒙以养正的目的;经馆读经,写八股文,作答对诗,准备参加秀才考试。省内以武训义学最为有名,以桓台县义学为最多,号称星罗棋布。

☚ 子见南子案   乡村建设实验 ☛

乡学

官学名。西周时设置,其时实行乡遂制度,乡中所居是统治阶级本部族的平民,称为国人,享有议政、举贤服兵役等权利,所以各乡均置乡校,为国人受教育和议政的场所,由乡的长官乡正、乡良人等掌管。参见“乡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