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说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说郛》《说郛》
《说郛》100卷,元陶宗仪纂辑。陶宗仪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学者,他荟萃数百种经史笔记杂录,编录成这部多达百卷的大书。因杨雄《法言》有“天地万物,郭也;五经众说,郛也”之语,故书名取为《说郛》。 《说郛》共辑录秦汉至宋元各类典籍600余种,大部分书籍都是摘抄其片断内容,少数篇幅较小的则录其全文,体例与宋人曾慥所辑《类说》相近。后人对陶宗仪这种肆意删节古籍的作法常加以指摘,甚至有人认为某些书籍原本的失传,就是因为《说郛》的节本所致,但是清初李际期就曾评价陶氏的功过说:“使时无纂辑,将尺简不传,则节与缺又不足病也”。生在元末的陶宗仪,能够看到许多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的典籍,《说郛》所录600多种书籍,其中约有一半今天已经失传,或者传本散佚不全,而可以据《说郛》斠补。如唐崔令钦《教坊记》、宋尤袤《遂初堂书目》、陆游《老学庵续笔记》等等重要典籍,皆赖《说郛》得以保存至今。从古籍辑佚来说,《说郛》更是取之不尽的宝库。清人马国翰所辑《玉函山房佚书》,汇辑佚书500余种,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说郛》中辑出来的。此外,《说郛》在古籍的校勘上也同样具有非凡的功用,陶宗仪所抄录的书籍,全都是元代以前的抄刻本,用它来校正流传至今的各种古籍,从书名、作者、卷数到书的内容,都有许多的不同。《说郛》编成后仅靠抄本流传,明末清初,陶晬对此书进行重辑和续补,经他重编的《说郛》共120卷,引书达1250余种,但是其中错误数不胜数,杜撰作者、杜撰书名、一书分为数书等等情况都有所见,而且原本《说郛》中所载许多种书又被陶珽删去了,因此陶珽虽以续补为名,而他重编的《说郛》实际上却是改头换面、自成体系的。陶珽《说郛》于顺治四年(1647)由宛委山堂刊刻行世,此后陶宗仪的原本《说郛》就逐渐隐晦不传了,因此清初周亮工就慨叹说:“自刻本《说郛》出而《说郛》亡矣”。1927年,张宗祥根据京师图书馆所藏6种明钞《说郛》残本进行配补,重新编齐了陶宗仪的百卷本《说郛》,并由商务印书馆排印问世。1986年,北京市中国书店将这个本子影印出版。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说郛三种》,包括商务印书馆《说郛》100卷、宛委山堂本《说郛》120卷及《说郛续》46卷,是目前最完备的本子。 《说郛》 元代陶宗仪编的笔记丛书。100卷。仿宋曾慥《类说》例,选辑元以前笔记、小说、史志、诸子等汇编而成。采用了六百余种书,其中有的原本久亡,从类书中钞合其文。元代刊行本已佚,近人据明钞本配齐,有涵芬楼排印本。又有120卷本,为明陶珽所增订,收书达一千多种,但错误较多,有宛委山堂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