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习得性无助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习得性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感是由于自己的行为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导致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反应。这一概念是由M·塞利格曼提出的。他以动物实验进行了研究,先多次给动物以不能回避的电击之后,再给动物能够回避的电击时,发现动物不能学会回避行为。以后的人类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人们在受挫折之后,会产生一种无助情绪。一实验研究把人分为二组,第一组人提供无挫折情境,给他们一系列可以解决的问题来回答。第二组人提供挫折情境,给他们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使他们产生挫折,然后让所有人把手放在一个噪音装置中,人们可以通过移动手指来终止令人厌烦的声音,但这一方法需要人们自己去发现,并不被告之。结果第一组无挫折组的人很快意识到并学会了终止噪音的方法,而第二组(挫折组)则表现出不逃避、消极地承受噪音的反应,即习得性无助。有关研究表明,习得性无助感会导致三种不良后果:其一是动机上的缺陷,使人或动物不再学习新的行为,惰性较大;其二是认知上的缺陷,这是由于没有学习的机会所造成的;其三是情绪上的缺陷,由于多次对后果无法控制而变得沮丧、消沉。人类的习得性无助比动物要复杂得多,错误的归因常会导致无助感。 ☚ 角色内冲突 孤独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