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域守令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九域守令图

 本志云:莲宇山在学宫后,有宋人九域图碑。
 

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一一


 “九域守令图”碑,今在县文庙正殿后,宣和三年[112]年]重立。
 

清·常明修、杨芳灿纂《四川通志》卷五九(嘉庆二十一年刊本)


 世传“守令图”数本,肰其废复郡邑多未改正,兼州县著望,罕得其详。今当以九域志为定。……志之所载,自有东西南北之分。加以善本校正。因命刊勒,以皇朝《九域守令图》为名。其如绍兴圣间收复州郡,志所不载者,莫之所据,故不录云。
 

清·朱庆镛、史致康等修,同治三年刻本《嘉定府志》卷四六


 【评】该图碑于1964年在四川荣县发现,碑背面题记与同治《嘉定府志》和民国十八年(1929年)修《荣县志》的记载基本一致。由《荣县志》的记载可知:图碑是荣州刺史宋昌宗于1121年所立。是目前所见上石最早的石刻地图。《九域守令图》中海岸线画得较准确,尤其是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等轮廓已接近今图;它较早使用了以文字的大小和加注治所与否表示行政区名级别高低的方法;是最早以县为基层单位而绘制的全国地图。

古籍名著《九域守令图》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 可可诗词网

九域守令图

 《九域守令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以县为基层单位的全国行政区域图,刻于碑上。原图据推断绘于宋元丰三年至元祐元年(1080—1086)间,绘制者不详,但据图上四川境内水系特详的情形推测,此图成图后经荣州刺史宋昌宗主持增补过,并于宣和三年(1121)十一月刻石。图碑原置于四川省荣县文庙的正殿后面,今存四川省博物馆。
 图纵130厘米,横100厘米,四边标有东南西北四向,比例尺约为1∶190万。图下方刻有题记(据文献知原有409个字,现已剥蚀,仅存76字)。题记记述原图标有“总二十五路,京府四,次府十,州二百四十二,军三十七,监四,县一千一百二十五”,增补后的图则有24,京府4,军37,监4,县1120个左右,除县的总数与宋《元丰九域志》记载的相出入外,其余如京府、次府、州、军、监均完全相符。图中所绘州县的统辖隶属关系,如梅州领程乡县,辽州领辽山县,滑州领白马、韦城、胙城三县,郑州领管城、荥阳、新郑、原武、荥泽五县,宜州治龙水县等,也与《元丰九域志》所载相合。另《元丰九域志》虽于元祐元年(1086)一月正式刊行,但对黄河的入海河道仍反映的是元丰三年(1080)的情况,而此图对于元丰四年黄河改走“北流”,绍圣元年(1014)复走“东流”,元符二年(1099)又走“北流”的河道变迁情况均未反映。以上各点表明此图的原图是依据《元丰九域志》所绘。
 《九域守令图》具有3个重要特点:一是地形轮廓、水道走向、各州县相对位置较为准确。地形轮廓主要反映在海岸线上,图上山东半岛、雷州半岛、海南岛的形状与实际情形较为接近。水道走向,图上除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的黄河拐弯处以及由此上溯的上游河段的平面位置不准确外,淮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及主要支流的走向、支流注入干流的位置都基本正确。州县相对位置,除西北地区和四川、河北、湖南等地有些州县位置错置外,其余的相对位置大体正确。二是有统一的图例和注记。图中江河、湖泊、海洋、山、树木、海岸线等有统一的图例,江河水道以上游至下游用由细至粗的单线条表示,主干的又粗于支流的,湖泊绘成鱼鳞纹,海洋则绘成大的波浪纹。山以主体形状表示,大山均绘有树木。海岸线是粗细均等的曲线,地形起伏则用等粗曲线表示,图中地名注记有等级、类型之别,府、州、军为一级行政单位,字体较大;监、县为二级行政单位,字体较一级小;凡一级、二级单位治所同在一地的也予以标出,河流、湖泊的注记均加外框,山的注记则不加。三是本图以县为基本单位,县以下政区地名不予标注,这样便减小了图幅的载负量,增加了清晰度。
 《九域守令图》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反映宋代地图发展的实物资料,而且图上所载还可纠正史籍之误或补其不足。如仙井监,隶成都府路,《宋史·地理志》和《宋会要辑稿》均记“宣和四年(1122)改为仙陵井监”,而据图之体例,宣和四年升降废置的府州县和二十六路建制在图上均无反映,则证明此两书记载有误,而《大平寰宇记》记为大观四年(1110)建,《舆地广记》记为政和三年(1114)建,均在宣和三年之前,时间则一致。又如淳安县,隶严州,《宋史·地理志》记“淳安县旧为青溪县,宣和初年改淳北,南渡后改今名”,南渡在1126年后,故改名时间又与图所载不合,据上述证据,说明《宋史·地理志》亦误,《元丰九域志》在翻刻流传过程中,于京东东路密州、齐州下出现脱页阙文,所阙行政区名,如胶西、莒、高密、齐州、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等及其统辖关系,可以此图所载予以补全。
 《九域守令图》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地名注记讹、脱较多。全图政区地名1400多个,有讹、脱字的地名达90多个。

九域守令图

北宋地图。佚名绘制。一幢。1964年发现于四川省荣县文庙。为立石碑图。背刻“莲宇,绍兴已未(1139)眉山史炜建并书郡守囗囗囗”等字。该图长一百三十厘米,宽一百厘米。图上行政区名最晚为北宋宣和三年间(1121)。图中四川境内水系画得较详细准确。比例尺约为1∶1 900 000。图上载一千四百多个行政区名。州县位置大体正确。图中除用图例、符号外,还以文字大小和加写治所等方法,以显示行政区的等次高低。本图最低行政单位为县,是今见最早以县为基层单位的全国行政区图,也是我国传世地名最多、时间最早的政区地图。用写景法表示山脉近三十余座,河流十三条。河流以单线渐变线表示,湖泊内加绘波纹线。山上绘有森林符号。河名注河流上游处。海岸轮廓近似今图。其他江河平面图比较准确完整,唯黄河河道不确。行政区名脱字、讹字较多,是其不足。该图现存成都四川省博物馆。郑锡煌《北宋石刻“九域守令图”》(《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年一卷二期)、中国科学院地学史组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等可资参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