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集安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九、集安市

九、集安市

历史名城王者地
物华天宝绿江春


山川秀丽、物产富饶的集安市,位于吉林省最南部,东经125°45′—126°30′、北纬40°51′—41°35′。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邻。幅员面积3 3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万亩。境内山高林密,苍翠蓊郁,是一座位居边陲的历史文化名城。
集安开发较早,远在三千年前,先人们就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掘地造屋,捕鱼狩猎,垦荒种植……。至今,这里尚存留着多处原始社会遗址,近年又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陶器,便是早年世代生息在此的古老貊族文化遗存。
集安,原名辑安,又名通沟或洞沟。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高句丽始祖朱蒙来自扶余,在鸭绿江中游和浑江流域建立了朱蒙高句丽政权,定都卒本川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城)。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22年(公元3年)冬10月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区),并筑尉那岩城(即丸都山城)。从此,集安便成为高句丽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收高句丽故地设府州。于今集安设哥勿州都督府。之后,历经辽、金、元,至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设县治,名辑安县,1965年更名为集安。1988年撤县设市,现隶属于通化市,辖7镇12乡,总人口22.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71万人,占70.6%。境内有汉、回、朝、满等10个民族。
集安物华天宝,资源丰富。
水资源。全市地处老岭山脉两翼,山高、坡陡,又是湿润多雨区,水资源充沛。全市属鸭绿江水系。鸭绿江流经市境202.5公里,有通沟河、麻线河、太平河、榆林河、凉水河、大路河和浑江等7条较大的一级支流注入鸭绿江。有新开河、苇沙河、腰营河等3条较大的二级支流注入浑江。还有3 000余条小支流,5000多条溪流。以老岭山脉为分水岭,向南北形成两个扇状水网。全市河川径流量为17.65亿米3,分布均匀,水质较好。可利用水面7 533公顷。境内有中、朝合建的国家级电站2座,还有市建小型电站1座。全市水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
森林资源。境内山岭纵横,森林茂密。全市现有林地面积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1%,盛产松、椴、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珍贵木材,是全省地方木材重点产区之一。
地下矿藏。现已初步查清的矿藏、建材资源有24种、矿点248个,已开采利用的有金、铅锌、铁、硼、石棉、云母、夹藏石、石灰岩、工艺安绿石和细工建筑石材等40个,尚未开采利用的有208个。尤值称道的是集安独特矿产——工艺安绿石,即蛇纹石,其色彩艳绿,花纹美观,协调柔和,为工艺美术雕刻之良材。还有细工建筑石材,如蛇纹石化大理岩,其呈黑绿色或黄绿色蛇纹岩与白色、灰白色大理岩相间,组成条带、团块、角砾状图案,白绿两色显明;大理石,块度巨大,颜色洁白,用做高级建筑物饰面石,四壁生辉,庄严肃穆,为市场上的畅销产品。
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6℃,日平均气温≥10℃的持续日数达167天,年降雨量947毫米。市内老岭山脉横亘中部,把全市分为岭南和岭北两个地形区。岭南是全省平均温度最高的地区,当省内各地还是乍暖还寒之时,这里已是春意盎然了。因地处全省最南端,青山叠翠,碧水长流,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故素有“吉林小江南”之称。
风光秀丽的集安,四季有宝,遍地生财。山珍野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逢春季,山野菜破土而出,随处采撷;夏季,各种蘑菇逢雨而生,俯拾即得;秋季,硕果满枝,收不胜收;冬季,是伐木造材的黄金时节。四季变化,皆有所获。这里,是全省土特产品的主产区之一。著名特产——人参,位列“关东三宝”之首,号称“百草之王”,是名贵药材。远在两千年前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人参是“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的记载,千百年来,被世人公认为是滋补强壮、防疾抗老之珍品。尤值一提的是,这里出产的颇具特色的“边条参”,形质兼优,驰名中外。本市近年来开发生产的“新开河参”,有效成份含量居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展览会上获得金奖,是驰名中外的名牌参。全市由于境内地域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野生植被,现有长白山区久享盛誉的人参、天麻、蘑菇、木耳,又有极为丰富的野生果和中药材。现已发现的野生经济植物有600余种。经济价值较高、分布广、储量大的有山芹菜、蕨菜、核桃、山葡萄、橡子、猕猴桃、山梨、山里红等。野生经济动物有98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两栖类有蛤士蟆、蟾蜍等,鱼类有鲤、鲫、鲑、鲇、细鳞鱼等,鸟类有环颈雉、鹌鹑等。对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动植物进行了家养家植,如人工饲养鹿、蛤士蟆,人工培育出一些水果新品种。板栗是省内唯一的经济栽培区。集安板栗,品质好、糖分高,涩皮易剥离,具有甜、香、肉质细腻等特点,质称果中上品;山楂,特别是“集安紫肉山楂”,因果大、肉厚、质地细腻、酸甜适口、风味浓郁、外形美观、果皮紫红、鲜艳、有光泽等特点,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抢手货。还有苹果、葡萄、梨、桃、李、草莓等,也广有栽培。
旅游景点众多。古代灿烂的文化在境内留下了闻名中外的大量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遍布全市。尤以高句丽时代的遗迹最为著名:有被誉为辽东第一古碑的“好太王碑”;构筑严谨,工艺精良,雄伟壮观,世称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等洞沟古墓群;高句丽时期典型的早期山城——丸都山城等,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名闻遐迩的原始社会古遗址、高句丽王朝时的国内城等城址关隘、人面石刻等碑碣,以及长川等古墓群、舞踊等壁画墓,还有近现代文物东岔抗日根据地、抗日英雄纪念碑等。
集安青山叠翠,碧水长流,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民国时期,即有集安十六景之说,随着时间推移,又增八景。二十四景,有增无减。著名的“岭山风光”,使你领略大自然的造化神奇,岭中钟乳石溶岩洞多处,洞中笋柱幢幢,怪石嶙峋,山泉如线,湖水如镜,置身其中,犹如人间仙境。岭上既有古代高句丽时期的古城、关口、战场和采石场遗址,又有近代抗联将士营地和战场遗址,睹物思情,使人油然而生世事沦桑,大地巨变之感。若从市区乘车前往,则可领略群山环抱、碧波荡漾的“云峰湖景”;两岸秀峰叠翠、百花绚丽的“虎哨新貌”;“五女”峰奇璀璨峻峭,婀娜多姿窈窕妖娆;鸭江水暖沙鸟翔集,“江南小景”名不虚传。面对众多的古今人文景观,游人驻足流连忘返。
悠悠岁月,历史沧桑。生活在集安大地上的人们,多少年来,无不梦寐以求——把这里建成山上林茂、坡坎果硕、平川粮丰的人间乐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响应中央号召改革开放,顺乎民意开拓进取,坚持“四开”(开发资源,建设大农业;开发矿藏,发展工业;开发景点,振兴旅游;开放口岸,活跃边贸。)策略,成就斐然。
开发资源,建设大农业。根据集安山多地少的地域特点,围绕山林图发展。栽林、果,种药材、栽人参、养桑蚕,采山珍,增地力,多方位、深层次发展农业经济。栽林、果。数十年来,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造林运动,仅1988—1990年的3年间,造林6.97万公顷,已郁闭成林3.33万公顷。昔日荒山披上了绿装。果树,既是绿化林,又是经济林。全市广大农民利用山坡地、沟旁地大量栽植各种果树。截至1990年,建山楂园1700公顷,栽山楂树110万株,年产山楂55万公斤。建葡萄园666.7公顷,栽葡萄150万株,年产葡萄340万公斤。还有其它果树5万余株,年产果76万公斤。综合果类收入,年达740.5万元。种药材,栽人参。集安是人参之乡,是全国最大的人参产区之一。人参产量高、质量好,每年吸引着国内外商贾云集于此,成交额颇丰。近年来对“边条参”从栽植到加工,进行了一系列工艺改革,试制成功“新开河参”,在1988年日内瓦第16届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会上荣获金奖。还引种、栽培了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具有降压、解热功能的西洋参,获得成功。
养桑蚕。集安市气候温和,春季回暖快,树木发芽早,且旺盛;秋季霜来晚,树木常青,适宜柞蚕生长发育。丰富的柞林资源适宜放养柞蚕。1990年全市放养柞蚕320把,产茧22.4万公斤。1988—1990年的3年间,全市植桑养蚕,建成桑园44处,栽桑10余万株,形成柞、桑业齐发展的局面。
采山珍。千山万岭是天然的“菜篮子”。遍地生长各种野菜,多不胜收。春天野菜片片,夏季蘑菇、木耳簇簇,秋季野果串串。男女老少上山拣“宝”增收。蕨菜、薇菜、柞叶早已成为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增强地力。国以农为本,农以地为根。集安市山多地少,土质瘠薄。广大农民拣石净土、平整土地、客土造田增强地力。截至1990年,已改造中、低产田近5 000公顷,每年增产粮食640万公斤。1949年,每公顷粮食产量仅1 912公斤,1990年每公顷达5 250公斤,全体农民解决了温饱。
发展特产业,改善农民生活。1990年特产业收入6 43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40.8%,仅此一项,农村人均增收415元。
集安人民多年来“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低山花果山,沟谷平原米粮川”的愿望正在实现。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日益改善。1990年农村人均收入705元,千家万户添机、买马、翻盖新房。农村现有拖拉机10 688台,平均3.6户1台。据不完全统计,有31 160户盖了新房,占农村户82%,人均居住面积10米2以上。
开发矿藏,发展工业。历史上集安只有数家烧锅、铁匠炉、木工铺、皮铺等小作坊,无工业可言。新中国成立,陆续开发矿藏,建起了金矿、硼矿、铅矿、造纸厂、药厂等工矿企业,振兴了经济。
开发景点,振兴旅游。集安名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观誉满神州。古迹犹存,新景又添。市内3个电站大坝形成的人工湖,水面广阔,碧波荡漾,犹如3颗明珠镶嵌在集安大地上。近年,江边、湖区都建有码头,添置了游船,泛舟江湖,两岸景色旖旎如画,有置身于漓江之感。另一景点,距市北20公里外,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园中的五女峰,峰峰耸立,恰似五女或站立或起舞,山上鸟语花香,山涧流水潺潺,历史上即为一景观。近年,市政府在此修通了上山路,建了牌楼、亭阁。来此一游,春采野菜,夏拣蘑菇,秋摘野果,实为游山玩水理想之地。如画的山水,蜚声遐迩的文物古迹,每年都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揽胜,1990年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7万余人。
开放口岸,活跃边贸。集安与朝鲜满浦市有铁路相通,每天往返一次客货列车,出国探亲、旅游十分方便。1988年省政府决定集安为开放城市,授予更多的权利和优惠政策。1989年经国家外贸部批准,集安享有外贸出口权,吸引了大批省内外有志之士,来此安营扎寨做生意,易货贸易额逐年增长。1990年达2000万元人民币,且呈逐年增长之势。国外客商也纷纷来此投资办厂。目前,合资企业已有16户,吸引外资2493.6万元。开边通商,贸易兴市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全市先后建立了人参、葡萄酒、果茶、饮料、缫丝、山菜等一批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企业。现在全市有地方工业企业43户,集体企业92户,乡镇企业181户,年产值32 600万元。缫丝厂生产的柞蚕丝远销日本等国,创汇颇丰。
集安市的基础建设也有了相应发展。公路四通八达,东去浑江市、长白山;北通长春、沈阳;西可直下丹东市。路面宽阔平坦,风雨无阻。近年,市里修建了大环行公路线,100%的村有了公路。公路网的形成,活跃了城乡经济。全市各乡、村通邮、通电话,市内万门程控电话已与全国联网,全市平均12.1人有1部电话。城区高楼林立,集中供热造福千家万户;充足的电力供应促进了家庭“电气化”。文化教育事业也有很大发展,乡乡有电影院,村村有电视看。全市有学校174所,市里还办了一所农业中专学校,已经有11届学生毕业,为本市培养了880名农业科技人材。
岁月更替,今非昔比,集安建设大业方兴未艾。全市上下决心实行全方位、大跨度开放,以关东人的豪爽、实惠诚招天下客,共图振兴。
农业经济。重点发展四个系列工程;以人参、西洋参、山参为主体的中药材系列;以工程造林、果业、桑蚕为主体的经济林系列;以“金牛工程”为主体的养殖业系列;以蔬菜、外向型制种为主体的经济田系列。对原有乡镇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短期内实现亿元产值乡镇,千万元产值村,农村经济出现千帆竞发的局面。
搞好5平方公里开发区和5个工贸小区建设,充分利用开放区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外地商贾来此兴办边贸公司,鼓励边民从事民贸活动。尽快开通羊鱼头渡口,实行多口通商,为边贸大兴其便。
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抓紧四条旅游线、三大旅游景点的配套建设,加快旅游产品开发,上水平,上规模,作到旅游兴市,边贸旺市。
地处塞北的集安市22万人民,决心在党中央领导下,把集安建成环境优美、经济繁荣、高度文明、游人如织,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美丽城市。
☚ 八、梅河口市   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
000170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