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乐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乐正先秦官名。周官大司乐掌大学,为乐官之长,乐师即小乐正,掌小学,为乐宫之副,均称为乐正。《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荀子·成相》:“得后稷,五谷殖,夔为乐正,鸟兽服。”《韩非子·八说》:“上下清浊,不以耳断,而决于乐正。” 乐正yuè zhèng〖名词〗 乐正乐官之长。《吕氏春秋·察传》:“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 乐正 乐正官名。西周时期置。掌乐舞之事。《吕氏春秋·孟春纪》: “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陈奇猷注: “高注: 乐正,乐官之长也。” ☚ 乐师 乐尹 ☛ 乐正 乐正西周大学教官。以诗、书、礼、乐教育贵族子弟等国子。分大乐正、小乐正。《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太子、王子、群后 (公及诸侯) 之太子 (世子)、卿、大夫、元士之适 (嫡) 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升诸司马,曰进士。” 负责管理国子乐教事宜。隋炀帝时,一度称中、下级乐师为乐正。唐太乐署有乐正8人,从九品下,为乐官中最低者。 ☚ 长房官学 乐师 ☛ 乐正 乐正官名。周官大司乐,即大乐正,掌大学,为乐官之长;乐师即小乐正,掌小学,为乐官之副。均称乐正。先秦鲁国设乐正。《韩非子·说林下》:“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 ☚ 丘橓 外史 ☛ 乐正❶乐官名。周代有乐正。唐代也有之,为太常寺下太乐署的官吏。 乐正官名。《尚书·尧典》记舜时以夔任典乐,掌管文化教育。典乐亦称为乐正,《荀子·成相篇》:“得后稷,五谷殖;夔为乐正,鸟兽服。”西周置乐正,《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 乐正乐工名。隶太常寺太乐局,南宋隶太常寺。 职源与沿革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太常寺太乐署乐师为乐正。两宋沿置(《隋书·百官志》下、《通考·职官》9《太乐署》、《宋史·乐志》5)。 职掌登歌时参与指挥击鼓,或教乐、制舞仪(编舞)等(《宋史·乐志》3、5)。 编制二人(《通考·职官》9)。 别称大乐正。北宋太常寺太乐局置乐正,南宋不置太乐局,沿设乐正官,均尊称大乐正。《宋会要·乐》5之14:“(元祐五年正月十五日)以叶防为乐正。”《宋史·乐志》3:“(元祐)四年十二月,始命大乐正叶防撰朝会二舞(文、武)仪。” 乐正乐工名。隶大晟府。大晟府乐正置废随大晟府。凡朝廷行典礼或祠祭用登歌时,乐正参与指挥乐人。凡乐人依等级着三色:紫、绯、绿,乐正位最高,着紫公服。参赴登歌演奏时,每日特支食钱三百文。宣和二年七月定员二人(《宋会要·乐》5之21、《宋会要·职官》22之26)。 简称大晟乐正。如冠以大晟府,全称应为大晟府乐正。《贵耳集》下:“道君大喜,复召(周邦彦)为大晟乐正。”《宋会要·职官》22之26《大晟府》:“工属则有乐正、乐师、色长、上工、中工、下工、舞师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