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乌鹊歌二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乌鹊歌二首》
其一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 乌自高飞,罗当奈何! 其二 乌鹊双飞,不乐凤凰。 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一 这两首小诗,表现了古代平民妇女为护卫人格尊严和纯真爱情,而以死抗暴的高尚品质和斗争精神。《古诗源》引《彤管集》在录载本诗时,也提供了它诞生的历史背景:宋康王舍人(王的侍从小官)韩凭妻何氏很美。康王为强占何氏逮捕了韩凭,并把何氏禁闭在特造的青陵台中。何氏在写作了这两首乌鹊歌表明心志后,就上吊自杀以示抗议。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载,宋康王名偃,于公元前318年自立为王,前286年被齐湣王所杀。此人荒淫残暴: “淫于酒、妇人,群臣谏者辄射之。”关于他强夺韩凭妻何氏的故事,民间流传广泛。(晋)干宝《搜神记》中曾作有详细叙录。 第一首歌,诗人用寓托手法,以南山上乌鹊的冲天高飞,象征着对自由的追求和正义力量的坚信。尽管迫害者位高势大在北山上设下陷井罗网,然而这一切都只能是白费心计,枉为徒劳。小诗用巍然高耸的南山起始,境界开阔,寓意深远。 第二首歌中双飞的乌鹊是何氏夫妇的自比,鸟中之王的凤凰则比喻宋康王。乌鹊卑贱,凤凰高贵,两者对比鲜明,巨壑难越。 “妾是庶人(平民),不乐宋王。”情愿与贫贱的韩凭恩爱比翼,也不愿作宋王樊笼中的金丝小鸟。何氏的选择,表现了她鲜明的爱憎情感,和“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无畏气概。 《古诗源》编者沈德潜用“妙在质直”四字评述本诗,是中肯的。素朴的语言和浅俗的比喻,溶汇着真挚的情感,使得诗歌洋溢着浓烈的民歌风采。 乌鹊歌二首
这是两首讽刺统治者荒淫残暴的罪行,表达对真挚爱情的追求的民歌。 相传战国时期,宋国的暴君康王偃,看舍人韩凭的妻子何氏非常漂亮,便强夺了韩凭的妻子,并把她关在青陵台上。韩凭自杀,何氏便作了这两首歌谣,以表明自己的心志,随即从台上投地而死。 第一首写宋王想强占何氏,何氏不思恋富贵荣华的心志。首二句以比兴手法开篇。南山、北山,相距甚远,以喻宋王与何氏毫不相干。但捕鸟之人却在北山张开罗网要捕南山之乌。“乌”是何氏自喻; “罗”喻康王的阴谋,暗示想霸占何氏。“乌自高飞,罗当奈何”。此二句喻何氏不思荣华富贵。南山的 “乌自高飞”,北山的罗网又有什么用处呢?在追求真挚爱情的女子看来,权势和荣华又有多大的吸引力呢?最后,何氏以死明志,使宋王的阴谋未能得逞。 第二首写何氏与韩凭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这里也是以比兴手法来表现的。乌鹊是平凡的,凤凰是高贵的。但乌鹊虽然平凡,却双飞双宿,恩爱无比,情笃意深。凤凰虽然高贵,乌鹊却不慕虚荣,不愿攀上枝,而愿同情侣相伴相随。“妾是庶人,不乐宋王”,更是明白如话,一目了然:我一个平民女子,甘愿过平民的生活,不原侍候你这无道的君王。这充分表达了何氏忠贞不渝的爱情信念。 这两首歌谣,表现了远古先民忠贞纯朴的爱情,塑造了一位忠于爱情、蔑视权贵、勇于抗争的妇女的形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