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义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义田谓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 “奖励和推行义田义仓运动,建立社会救济事业的基础。” 义田《越绝书·外传·记地传》:“富中大塘者,勾践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富中。”此即为义田之始。后因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附《褒贤祠记》二载宋钱公辅《义田记》:“‘范文正公’方显贵时,买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田宅場圃部 > 田地 > 義田 義田 yìtián 舊時以救助窮困者爲名而購置的田地。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富中大塘者,勾踐治以爲義田。”宋·錢公輔《義田記》:“范文正公(仲淹)……方顯貴時,於其里中買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 义田yì tián〖名词〗 义田yì tián用以济贫的土地。《越绝书·外传》:“富中大塘者,勾践治以为~~。” 义田旧时某些官僚地主为救济族人而置的田产。钱公辅《义田记》:“[范仲淹]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参见“义庄”。 义田 义田❶即 “义庄” 。详见 “义庄”。 ☚ 义庄 官庄 ☛ 义田 义田亦称“义庄”。中国宋代以后士大夫、地主、商人购买或捐出以其地租收入供给本宗族祭祀、兴办学堂或资助读书应举、培养本族士子以及周济本族贫困、孤寡者衣食丧葬之用的田地。目的在加强宗法统治秩序。由北宋范仲淹于宋仁宗皇祐祐二年(1050年) 创始。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宗族内部分化加剧,族内斗争尖锐。士大夫用义田来缓和宗族内的矛盾,并以之为其子孙他日穷乏者用。北宋以后历代都有义田存在。土地改革时没收义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所有。(参见“族田”) ☚ 族田 户绝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