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祏宗庙中所藏神主。以藏于石函中,故称。《左传·昭公十八年》:“火作,子产辞晋公子公孙于东门……使祝史徙主祏于周庙。”杜预注:“祏庙主石函。”孔颖达疏:”每庙木主皆以石函盛之,当祭则出之,事毕,则纳于函,藏于庙之北壁之内,所以辟火灾也。”《三国志·魏书·韩暨传》:“时新都洛阳,制度未备,而宗庙主祏皆在邺都。暨奏请迎邺四庙神主,建立洛阳庙,四时蒸尝,亲奉粢盛。”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祭祀部 > 雜用 > 主祏 主祏 zhǔshí 古代宗廟所藏的神主。神主爲木製,平時藏于石函中,故稱“主祏”。《左傳·昭公十八年》:“[子産]使祝史徙主祏於周廟,告於先君。”杜預注:“祏,廟主石函。”孔穎達疏:“每廟木主皆以石函盛之,當祭則出之,事畢則納於函,藏於廟之北壁之内,所以辟火災也。”《三國志·魏志·韓暨傳》:“時新都洛陽,制度未備,而宗廟主祏皆在鄴都。暨奏請迎鄴四廟神主,建立洛陽廟,四時蒸嘗,親奉粢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