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临桂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光绪续修)临桂县志广西地方志。清吴征鳌修,黄泌纂。三十二卷。征鳌,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光绪进士,官知县、知府。泌字霞君,官浔州府学教授。临桂志创康熙二十二年,至此为三修。光绪三十年(1904)成书,约七十万字。卷一至卷七为县境一图,沿革、职官、选举、封建四表。卷七后分舆地、山川、关隘,建置、经政、前事、艺文、金石、胜迹、宦迹、人物、杂志十二志,含疆域、分野、风俗、水利、寿民、迁谪等八十余目。记县治鼓楼、上大楼、司前街、坝头巷等二百余街巷,刘家里、穿山村、太和墟等一千二百余村墟。山目载独秀山、桂山、太平岩、雪洞、石门洞等数百奇峰异岩名洞,并附历代文人诗咏和文章。金石志载《广西道平蛮记》,石俛《书梅公瘴说》, 《平蛮颂》等数百通,多有史料价值,是研究广西和临桂地区的重要参考文献。有光绪三十一年刊本,1963年桂林档案馆铅印本。 (嘉庆)临桂县志广西地方志。清蔡呈韶、金毓奇修,胡虔、朱依贞纂。三十二卷。呈韶,江西奉新人。官知县、知州。虔字雒君,安徽桐城人。孝廉方正,六品顶带。临桂修志始于康熙,至是百余年,此志始修嘉庆三年(1798),七年后告竣。全书分捐恤、星分、机祥、气候、疆域、沿革、山川、沟洫、坊巷、村墟、户口、风俗、物产、城池、廨署、学校、坛庙、田赋、积贮、盐法、兵制、驿站、关梁、古迹、艺文、职官、人物等三十门。约四十三万八千字。体例别具一格。疆域载县总图及四乡图。重山川、古迹为该志特点。山川分总论,然后细述駮鹿、独秀、叠彩、四望等山、岩及洞;水、潭百余。备载唐宋迄清文人骚客游桂林山记、诗咏、碑刻,题铭等。对研究该地历史、自然风光、文艺、特别旅游资源开发很有价值。古迹四卷,详载汉始安城故址、射圃、桂林、漓江书院,颜延之、宋之问故宅、寺、庵等一百六十余。为该地历史地理颇有价值资料。另载该地气候宜人,无瘴多风,时有降雪;灾祥录辑旧书志水、旱、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当地自然变化也有一定意义。有嘉庆七年(1802)刻本,光绪六年(1880)补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临桂县志三十二卷,清蔡呈韶、金毓奇修,胡虔、朱依真纂。蔡呈韶,字湘石,江西奉新人,举人,知县。金毓奇,江苏上元 (今江苏江宁)人,拔贡,知县。胡虔见《广西通志》。朱依真,别字小岑,广西临桂人,乾隆、嘉庆间广西著名诗人。旧志创修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县令张遴,主笔潘宏树。此志成于嘉庆七年(1802)。《临桂县志》嘉庆七年刻本,全书共三十二卷,为卷首朱依真序、蔡呈韶序及序目,以下为:蠲恤、星分、𥘌祥、气候、疆域、沿革、山川、沟洫、坊巷、村墟、户口、风俗、物产、城池、廨署、学校、坛庙、田赋、积贮、盐法、兵制、驿站、关梁、古迹、艺文、秩官、选举、宦迹、迁谪、人物、列女、流寓、仙释、兵事、杂记。此志有两个特点,一、序目别于他志,以简述形式将三十二卷内容分为三十五门逐条标明。二、山川、古迹篇最为突出,内容极为丰富,记载尤为精详。桂林僻处岭外,以山水名天下。此书极尽搜罗桂林奇山异水,古迹名胜。张羽、张鸣凤著《桂胜》、《桂故》,宦游桂林者莫体符《桂林风土记》、蔡戡 《静江志》、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江文叔《桂林志》、周去非《岭外代答》皆收志中。有光绪六年(1880)补刻本,1967年台湾成文出版社据光绪六年补刻本之影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