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蚁

白蚁

短篇小说集。铁抗著。1940年新加坡文艺长城出版社出版。

☚ 义卖   木头人 ☛
白蚁

蚁báiyǐ

┃┃ 酒面浮起的白色泡沫,如蚁。借指酒。元·房皞《和杨叔能之字韵》诗:“白蚁千家酒,黄花九日诗。”

☚ 白饮   白堕 ☛

白蚁báiyǐ

昆虫,像蚂蚁,有的有翅膀。群居,生活在隐蔽的巢穴中。蛀食木材,对森林、房屋、堤坝等破坏性极大。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蜂蟻 > 白螘
白螘  báiyǐ

亦作“白蟻”,亦稱“螻2”、“土蟻”。昆蟲名。幼蟲白色,狀如蟻卵。成蟲變黑,有翅能飛。對房屋及木製器具危害甚大。宋·蘇軾《雨橋》詩之二:“千年誰在者,鐵柱羅浮西,獨有石鹽木,白螘不敢躋。”《爾雅翼·釋蟲》:“白螘狀如螘卵。”《通雅·動物·蟲》:“白蟻居土中,有城郭君王,蠹屋,化而羽,夏月陰雨坌飛……白蟻亦曰螻,亦曰土蟻。”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二·白蟻》:“[附録] 白蟻。時珍曰:‘白蟻即蟻之白者。’”按今動物學“白蟻”與“蟻”實非同類。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蜂蟻 > 白螘 > 白蟻
白蟻  báiyǐ

同“白螘”。

白蚁【同义】总目录


白蚁飞螘螱螱飞
常见的昆虫

常见的昆虫

蝉:蝉(~蜕;蝉子;蝉蜩;叶~;金~)蛁(蛁蟟) 蝒(蝒马) 蝘 蜩(蜩梁;蜩螳;蜩蝉;蜩蚻;蜩蚬;蜩蜋;蜩蝒;蜩螗;蜋蜩;良~) 蛣 蜺 螗(螗蜩) 螓 螿 秋娘都了 知了 蜘蟟 仙虫 玄虫 稍迁 齐女 齐后 宫魂 伏天儿伏凉儿 青林音乐
大的蝉:马蜩 马蝉 蚱蝉 王蚥
初夏的鸣蝉:新蝉
秋日的蝉:蜺 秋蝉 秋蜩 残蜩 残蝉 鸣蝉
天寒时的或鸣声低微的蝉:寒蝉 寒蜩寒将 寒螿
蟋蟀:蛩(~声;~机;鸣~;吟~;秋蛩) 蛬(吟蛬;潜蛬;秋吟蛬)蟋(黑~) 蛐蛐(蛐蛐儿) 趋趋蝍蛆 蜻蛚 促织 趋织 趣织 懒妇 懒妇 王孙 投机 促机 客虫 寒虫 秋虫 暗虫 霜虫 阴虫 寒纬 秋螿 螅蟀 精列 秋风 寒吟虫 莎亭部落
深秋的蟋蟀:寒蛩
夜鸣的蟋蟀:暗蛩
蚂蚁:蚁(~子;马蚁;蝼蚁;虫~;工~;兵~;雄~) 蛾 暟 戴粒
白蚁:螱 蝝(蝝蚳)
大蚁:蚍蜉 蜱蜉 元驹 玄驹 马蚁 蟞蜉 蛾蛘
蚁的一种:
蝴蝶:蝶(~子;~羽;彩~;粉~;灰~;斑~;绢~;环~;凤~;蛱~;霜~;弄~;蚬~;飞~;游~;喙~;胡蝶) 玉腰(玉腰奴)挞末 胡蜨 武帝侍从
蝴蝶的美称:玉蝶
蛱蝶:蜨 蟞蛱 鳖蛱 春驹
粉蝶:玉蛾 小粉 霜蝶 白粉蝶 白蛱蝶
蝶类的幼虫:
蜣螂:蛣螂 虼螂 蜣琅 蛣蜣 蛣蜋 推丸 转丸 弄丸 天社 天柱 弄圆 转圆 推屎虫 滚矢虫 黑甲虫 黑牛儿 推车客 坌屎虫 屎壳螂 屎蜣螂 夜游将军 铁甲将军
萤火虫:萤(萤火;萤点;金萤) 燐 夜光 夜照 耀夜 晖夜 丹鸟 丹良 即炤 宵烛 宵熠 景天 银粟 熠耀 焜耀 挟火 荧火 救火 微么虫 有火虫 照夜清
萤火虫的美称:丹萤
飞行无定的萤:流萤

☚ 各种昆虫   益虫 ☛

白蚁termite

等翅目(Isoptera)昆虫。营社会性生活,是一个成熟的社会群体,每一群中个体数量在1~4万只,过熟社群则可超过4万只,白蚁筑巢于土内或死朽木材内,繁殖力很强,有的种类每只后蚁每天产卵400~500个、多的每天可产8万多个,每分钟产卵一个。在生态系统中白蚁对加速地表物质循环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人造堤和建筑物内营巢生活的白蚁,因其挖掘活动可对建筑物造成危害,使“千里金堤,溃于蚁穴”。白蚁约20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中国白蚁已知300余种,分属4科43属,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北分布界线可至河北北部与辽东半岛,与暖温带北界相符。中国最常见的有家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和散白蚁等。白蚁主要食木材,也食活的植物体,从中吸收纤维素和其他养分,其肠道内常有固氮菌、可固定游离氮。在热带与亚热带林区,凋落物、树基残根和死立木,由于白蚁的蛀食,很快腐解,是植物残体的消耗者也是分解者。每天每只白蚁消耗的植物残体因种而异,少则10多毫克,对纤维素的生物转化有重要作用。白蚁在地下或木材内营构巨大巢穴和建造取食活动的线状“蚁路”或片状“泥被”。一窝白蚁能挖出的土方通常约1立方米,多者达7~8立方米。“蚁路”和“泥被”由工蚁分泌酸性的分泌物混合泥土木屑而建成。土白蚁还能以自身排泄物和唾液粘合土粒营造突出地面的土垄状巢室。在中国云南南部这种土垄外貌似大土坟。非洲筑垄白蚁的巢可高达7米。白蚁的这种活动对土壤物质的再分配起很大的作用,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化学成分以及植物营养的分布,在土垄及其附近,往往生长特殊的植物群落。


白蚁termites; white ants

等翅目昆虫的通称。全世界已记录2 000余种,中国已知300余种。为喜温昆虫,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展开,纬度越低,种类越多。其分布范围古北区北界为45°N,新北区为52°30′N,新热带区南界为45°25′S。中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和新疆尚未发现外,其余各省区都有分布和为害。其中,散白蚁分布北界约为40°N,土白蚁为35°N,家白蚁为32°~33°N,堆砂白蚁28°N左右。中国长江以南,种类多,密度大,南岭以南湿热地区是为害的猖獗区。能蛀食多种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林木、果树和种苗。黑翅土白蚁对江河堤坝的破坏更为严重,素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说。家白蚁对房屋、仓储物资、埋地塑料电缆等的蛀蚀造成巨大损失。 但白蚁在参与平衡森林生态系统,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等方面,也表现了某些有益作用。白蚁为社会性昆虫,所有个体都生活在群体之中,大群体可包含100万以上个体(见图)。群体成员多态性,分若干类型,通常由工蚁(或拟工蚁)、兵蚁和繁殖蚁组成。多态的成因主要有三派理论: 基因决定论者认为,白蚁在其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类型均取决于不同基因的连续作用,多态仅是一种发育现象; 外激素抑制论者认为,生殖蚁在群体里会释放出性抑制外激素,抑制其他个体的生殖势能,使其不能向生殖类型发育; 内分泌调节论者通过实验,证明保幼激素(JH)及其类似物(JHA)能诱发工蚁和兵蚁的产生,而JHA对补充型繁殖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内分泌调控在白蚁类型分化中起主导作用。工蚁和兵蚁无翅,虽有两性,但生育能力早期即受抑制,某些种类的工蚁或兵蚁可再分为双态或多态。工蚁在群体中数量最多,约占80%以上,体柔软,除某些高等白蚁外,几乎无色素,无眼或仅存痕迹,在群体中担负取食,筑巢,修路、运卵、抚育幼蚁、饲喂蚁后、兵蚁和幼蚁等工作,(见社会行为)。兵蚁头部有圆形、卵圆形、近乎方形或长方形等,有色素,高度骨化,上颚发达,根据上颚形状,可分上颚兵与象鼻兵两大类,无眼或仅存痕迹,专司捍卫群体,约占群体的5%左右,少数种类缺兵蚁。繁殖蚁头圆形或卵圆形,有一对复眼,复眼的背方或背前方有一对无色透明的单眼,触角9~32节,念珠状,咀嚼式口器。胸、腹部黄至暗棕色,没有如蚂蚁的“狭腰”。翅膜质,不飞时平叠于体背,超过体长,前后翅略等,靠近翅基有一横缝,称为“肩缝”,飞翔脱翅后,翅基部残存翅鳞。原始繁殖蚁通常一对,是由有翅成虫经群飞、脱翅配对后发展而来,俗称蚁王和蚁后,它们居住在特定的“王室”里,专司交配产卵。蚁王体形变化不大,色泽加深;蚁后的腹部因怀卵逐渐变得异常膨大,如黑翅土白蚁蚁后体长可达8厘米。蚁后产卵能力高,某些土白蚁一昼夜能产卵4 000~5 000粒,多的可达1~2万。在家白蚁和散白蚁属的群体中,都曾发现一王多后或多王多后现象,此种情况以出现补充型繁殖蚁时最为常见。


家白蚁群体的一部分


白蚁属于渐变态,羽化为有翅成虫,气候条件适宜时,由巢内成群飞出扩散移殖,这个过程称为“群飞”。白蚁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在长江流域,一般3~11月活动比较显著,大多数种类畏惧光亮,筑巢和活动地点都以阴暗之处居多。无发声器官,但靠头部打击基质而引起振动,发出一定频率的声讯号,藉以传递信息。此外,由工蚁腹板腺分泌的跟踪外激素,有诱引同种白蚁跟踪而行、寻觅食物、探索方向的作用。白蚁按栖性可分3类:木栖性白蚁在木材或树干中蛀成不规则的隧道,与土壤基本上没有直接联系;土栖性白蚁依土筑巢,专门在地下活动,或虽能在地面活动,但仍与地下蚁巢有密切联系;土木两栖性白蚁可在土中筑巢,也可在木材中筑巢,巢位可在地下,也可在地上。中国云南、广西和海南已发现5种筑垄白蚁:云南土白蚁和土垄大白蚁能筑一至数米高的大型垄巢;大锯白蚁所筑的硬垄坚如磐石;黄球白蚁的垄巢耸立地面,如孤峰突起;五指山歪白蚁在草丛中筑小型土垄。在非洲、南美洲和澳洲的热带森林和草原上,有圆锥状、馒头状、蘑菇状等各种白蚁土堡,如澳洲北部的一种弓白蚁,筑高而长的楔形垄巢,有规律地朝南北指向,有“罗盘白蚁”之称。
在白蚁的全部食谱中,纤维素占着极重要的地位,木材中的纤维被利用后,木质素大多排出体外。在分解纤维素过程中,低等白蚁后肠内的原生动物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为数众多的鞭毛虫类分泌纤维素酶,使纤维素变成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它们与寄主间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土白蚁和大白蚁等高等白蚁缺共生的原生动物,靠其本身分泌的纤维素酶分解食物,且能培养菌圃供幼蚁取食,真菌是提供含氮物质和维生素的重要补充营养:此外,某些动物来源的物质,如皮革、同类尸体蚁蜕等,也能为其所食。白蚁巢中常可发现某些甲虫、蝇类等无脊椎动物与之同居,这些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都已发生重大变化,一旦脱离蚁巢就不能单独生活,它们被称为“喜白蚁生物”或“白蚁客”(termitophiles)。在衰老或环境不利的群体里,常可发现白蚁的寄生螨。天敌有蛙、鸟、穿山甲、蟾蜍、蝙蝠、蚂蚁、蜥蜴、针鼹、犰狳等。应根据不同白蚁种类和寄主的生态特性防治,以防为主,合理使用农药;清除孳生白蚁的条件和基地,栽种具有天然抗白蚁能力的树种,对木材进行预防处理,种苗预防处理,毒土处理,食饵诱杀,找巢施以粉剂、液剂或进行熏蒸。
白蚁

白蚁Bai yi

等翅目昆虫,触角念珠状,咀嚼式口器。渐变态。白蚁为社会性穴居生活,种内具多型性:长翅的繁殖蚁(蚁后和蚁王)、短翅的补充繁殖蚁及大量无翅的工蚁和兵蚁。春天,长翅繁殖蚁群体出巢婚飞,雌雄双双脱翅交配并建白蚁社会的多型性 立新蚁群。蚁后身体膨大呈蠕虫状,司产卵;在蚁后繁殖力减退后,补充繁殖蚁即开始产卵替代蚁后的职能。工蚁负责巢内外的一切工作;兵蚁头大,司保卫。白蚁分地栖性,木栖性和土木两栖性。在云南、广西生活的黑翅土白蚁,在巢内培养菌类为食物,形成的鸡菌可食用。木栖性白蚁是木结构建筑物的大害虫,被白蚁蛀空的房屋、桥梁和堤坝会突然坍塌。

白蚁社会的多型性

☚ 螽斯   蝉 ☛

白蚁

害虫名。等翅目。为“社会性”、多型态昆虫。有蚁王、蚊后、工蚁、兵蚁之分。前两者属生殖蚁,有原始生殖蚁和补充生殖蚁之分;后两者为非生殖蚁。生活方式有木栖、土栖、土木栖三类。危害林木、木材、堤坝等。在林业上,主要蛀食林木或木材。防治方法:土壤施药处理;食饵诱杀;挖巢灭蚁;向木材蚁道喷施灭蚁灵等。参见“农业”中的“白蚁”。


白蚁

世界性害虫。昆虫纲,等翅目。种类多达2000种,中国有4科32属90多种,主要靠木材等含纤维素的物品为食,也杂食其它物质。危害房屋建筑、交通和电讯设备,江河堤围和水库土坎,文件、书籍、织物、武器等。也危害农林作物。防治措施主要有环境防治、药物保护、药物毒杀等。

白蚁

白蚁

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等翅目昆虫的统称。社群性昆虫。体小型和中型。怕光,生活于隐藏的黑暗巢穴中。由有翅和无翅能繁殖的母蚁、雄蚁和多数无翅的不能繁殖的兵蚁和工蚁组成。有木栖性、土栖性和土木两栖性3类。可建造巨大的蚁巢,高达数米。由于在木材或土中筑巢,严重危害枕木、桥梁、房屋和堤防,也危害甘蔗、柑橘等多种树木。全世界白蚁种类多达2000余种。我国约有100余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北方少见。

☚ 蚂蚁   鼠妇 ☛

白蚁

termite;white ant


白蚁

termit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