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路梆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戏曲剧种。又称“中路戏”。解放后定名“晋剧”。因兴起于晋中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流传外地后,亦被称为“山西梆子”。与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并称“山西四大梆子”。系由蒲州梆子流传到晋中演变而成。清道光、咸丰间已盛行。唱腔包括乱弹、腔儿和曲子。演员注重唱功,特别讲究两人以上的对唱。脚色行当主要有“三大门”(须生、正旦、大花脸)与“三小门” (小生、小旦、小花脸)之分,各有其专工戏。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打金枝》、《卖画劈门》、《小宴》、《杀宫》、《算粮》等。 ☚ 铙鼓杂戏 北路梆子 ☛ 晋剧【同义】总目录 晋剧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晋剧的俗称。又叫山西梆子。由蒲剧派生而成,流行于山西省中部地区。 ☚ 山西梆子 初期越剧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