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义灭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义灭亲 征东破斧,周公大义灭亲;遇贼争先,赵孝以身代弟。 【译文】 周公东征平定了叛乱,砍坏了斧,砍坏了刀,杀了叛乱的弟弟管叔和蔡叔,这是大义灭亲;西汉末年赵礼被强盗抓住,要杀死他吃掉,其兄赵孝在贼前说:“‘礼’瘦不如‘孝’肥,愿代弟命。”争着要代替弟弟去死。 【评说】 亲情,是人类社会从远古就有的一种最为原始和绵长的情感。一般来说,亲情是一定要呵护的。赵孝愿意代替弟弟去死,正是出于强烈的亲情。但是,当人们在正义与亲情之间必须作出选择时,是大义灭亲,还是护亲灭义呢?就情、法、义而言,前者牺牲小我之亲情,维护天下之大义,“无情”之中彰显伟大;后者则满足私情,违背大义,虽情有可原却于理不通、于法不容。我国的《刑法》规定,隐瞒、包庇罪犯者,犯包庇罪。因此,“大义灭亲”、举报涉嫌犯罪的亲人,在现代社会已经是一项法律义务。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大义灭亲 【出处】: 《左传·隐公四年》:君子曰:‘石碏纯臣也, 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 其是之谓乎。” 【故事】: 春秋时期, 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 与贵族的一个公子叫州吁 (xu) 的合谋杀掉了国君卫桓公, 州吁就自立为王, 石厚被封为上大夫。石碏了解到自己的儿子参与了谋杀国君的事件, 非常气愤,就把石厚和州吁诱骗到近邻陈国去访问, 并事先派人劝说陈国国君逮捕这两个人。后来陈国国君照办了, 州吁在陈国就地被处死, 石厚准备被遣送回国。新立的卫国国君也想赦免石厚死罪。可石碏坚决不同意, 并亲自派家臣去陈国把儿子杀了。因而人们称赞石碏杀子是“大义灭亲”。 【意思】:为坚持大义而杀了亲属。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原指为维护君臣的名分而不顾亲属的情谊,今指为维护正义,对违反国家、人民利益的亲属不徇私情,按法惩处。 【古例】:唐·李卫公(卫公是李靖的封号)《问对》(旧本题唐李靖撰,实乃宋·阮逸伪撰):“大义灭亲,况一使人乎。”郭沫若《屈原》第五幕第二场:“你尽管是她(南后)的父亲,但如果不照着他的意旨办事,她可以大义灭亲,明天便把你一齐处死。”
大义灭亲 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国法的制裁。语出《左传·隐公四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在石厚帮助下,杀害了自己的哥哥卫桓公,当了国君。接着,又驱使老百姓去打仗,引起国内人民的不满。众人商量派人去洛阳向周天子告州吁的状。州吁得知消息后非常着急,便与石厚研究稳定人心的对策。石厚说:“我父亲在朝中德高望重,如果把他老人家请来为我们说几句话,事情就好办了。” 石厚的父亲石碏(què)本是卫国的大夫、卫桓公的重臣。因为不满州吁和石厚的所作所为,自己一时又没有能力除掉他们,因此告老还乡。现在见儿子来问解救的办法,便计上心来,一本正经地对儿子说:“陈桓公目前很受周天子的宠信,陈、卫两国又一向关系很好,假如州吁和你两人亲自去求陈桓公,我想他会为你们在周天子面前说几句好话的。只要周天子答应正式封州吁为卫侯,人心就可以稳住。”石厚把石碏的话转告给州吁,两人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高兴地带着礼物到陈国去。 此时,石碏暗地派人带着密信,赶在前头送给了陈桓公,请求陈桓公将这两个杀死国君的凶手抓起来。 州吁和石厚一到陈国,就被陈桓公派人捉住了。卫国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大夫右宰丑前去杀死了州吁。考虑到石厚是石碏的儿子,有人主张从轻发落。但石碏却说:“石厚不忠不义,留着有什么用?”即派家臣赴陈把石厚也杀了。 史官评论这件事时说:“石碏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的行为,真正是大义灭亲啊!” 后人以“大义灭亲”为成语,比喻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顾私情,一切依照法律、公理办事。 大义灭亲dàyì-mièqīn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国法的制裁。语出《左传·隐公四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大义灭亲dàyì-mièqīn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受到应有的惩处。 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绝父子的私情。后泛指为维护正义而不顾亲属间的私情。春秋的时候,卫国的石厚同公子州吁相勾结,谋杀了卫国君桓公,他的父亲就用计把他也杀了。《左传·隐公四年》:“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大义灭亲为维护大义,不惜灭掉亲属。指为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有的惩处。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合谋杀死了卫桓公。州吁自立为王,并封石厚为上大夫。石碏为儿子的行为感到义愤和羞辱,为维护君臣道义,他不顾父子私情,亲自派人把儿子杀掉了。人们赞美石碏的正直无私,说他是能够大义灭亲的人。(见《左传·隐公四年》) 大义灭亲;认贼作父、徇情枉法[枉法徇私、枉法营私、徇私枉法]○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不徇私情|执法如山,~|~,将儿子送上了法庭。 ●认贼作父rèn zéi zuò fù比喻卖身投靠敌人:他这个人好坏不分,甚至~|我们绝不能界限不分,~|你不要~,替恶人卖力。 ●徇情枉法xùn qíng wàng fǎ曲从私情,破坏法律:~,胡乱判了案子|一心奉公,不敢~。也说【枉法徇私】、【枉法营私】、【徇私枉法】。 消灭人 消灭人灭除亲属:灭亲(大义~) ☚ 消灭1 消灭坏人 ☛ 无私 无私没有私心:光明 另见:为公 公平 公正 廉正 清白 清正 ☚ 无私 为公 ☛ 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成语。《左传·隐公四年》载,卫国大夫石确忠君为国,其子厚却同公子州吁合谋,欲弑恒公。石确知道后杀死石厚。当时就有人称赞他:“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表示为维护公义而不徇私情的人和事。 ☚ 光宗耀祖 三贞九烈 ☛ 大义灭亲原指为了君臣大义而灭其亲属。语出春秋时代,据《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死了卫国的国君卫桓公。石碏为了君臣的大义,就把石厚杀了。当时人们称赞石碏:“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汉书·孝成赵皇后传》“恩之所不能已者,义之所割也。”颜师古注:“言以义割恩也。”意即用大义割断私恩,对违义的亲人或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也决不徇私情。《隋书·杨素传》:“大义灭亲、春秋高义。”大义灭亲,后泛指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法律和正义的尊严,对犯罪的亲朋好友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应有的国法制裁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操。 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应维护正义而不顾私亲。春秋之时,卫国的石厚同公子州吁暗中勾结,杀害了卫君桓公,州吁成为新国君。石厚之父石碏得知真情后,设计将石厚、州吁杀了。所以,《左传·隐公四年》记载: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 亲上加亲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 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使犯罪亲属受到应有的国法制裁。 《左传·隐公四年》: “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cut off consanguinity for the sake of righteousness; place righteousness above family loyalty; punish one's own relations in the cause of justice; sacrifice ties of blood to righteousness;uphold justice and righteousness at the sacrifice of blood relations 大义灭亲da yi mie qinsacrifice ties of blood to righteousness 大义灭亲place righteousness above family loyalty;uphold justice and righteousness at the sacrifice of blood relations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place righteousness above family loyalty, sacrifice ties of blood to righteousness, punish one’s own relations in the cause of justice 大义灭亲旧指为了维护君臣之义而不顾亲属之情。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杀掉了参与弑君的儿子石厚,被誉为 “大义灭亲”,见《左传·隐公四年》。今指为了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而使之受到法律制裁。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解义】大义:正义、正气。事情合乎公义,就算犯法的是自己的至亲,也要依法处置。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春秋时卫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合谋杀死卫桓公,于是石碏就杀死了石厚,人称“大义灭亲”。后泛指为正义而不顾私亲。《左传·隐四年》:“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淮南子·氾论训》:“周公诛管叔之罪。”高诱注:“管叔,周公兄也;蔡叔,周公弟也。二叔监殷,而导纣子禄父为流言,欲以乱周,周公诛之,为国故也。传曰:‘大义灭亲也。’” 大义灭亲春秋的时候,卫国的州吁杀兄篡位,很不得人心。为了摆脱这种孤立的困境,他与心腹石厚商量对策。石厚说:“我的父亲石碏很得人心,现在他辞去上卿之职,告老还乡,如果能请他出来辅助,就高枕无忧了。”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应有的国法制裁。《左传·隐公四年》:“石碏(què)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大义灭亲dà yì mie? qīn【释义】为了维护正义,对违法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得的惩罚。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为了维护正义,不徇私情,使犯罪的亲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七:“治军如治国,宁可~,不可因私废法。” 为正义而不顾私亲大义灭亲格式 会意式。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亲:指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应有的制裁。 大义灭亲dàyì-mièqīn《左传·隐公四年》载:卫公子州吁弑桓公自立,石碏之子石厚参与其事。因为石碏设法杀了州吁与石厚,君子称赞他“大义灭亲”。后以指对犯罪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和制裁。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解释 本指为了君臣大义而断绝父子之间的亲情。后泛指为维护正义而不顾亲属间的私情。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❶ 原指为维护君臣的道义而不顾亲属的感情。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形容为了维护正义或国家人民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之受到国法制裁。出《左传·隐公四年》,卫大夫石碏杀掉与卫公子州吁共同作乱的亲生儿子石厚,《左传》赞其“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解义】 大义:正义、正气。事情合乎公义,就算犯法的是自己的至亲,也要依法处置。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为维护正义而不顾亲属之情。指不庇护犯罪的亲属,使受到正义的惩处。姚雪垠《李自成》:“治军如治国,宁可~,不可因私废法。” 大义灭亲da yi mie qin亲:亲属。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亲属犯罪也不徇私情,使其受到法律的制裁。 铁面无私 大义灭亲tiě miàn wú sī;dà yì miè qīn大义:正义,正气;亲:亲人。形容执法严明,不徇私情,对于亲人犯罪也必使其受到国法惩罚。林祥《从林则徐斩子想到的》:“林则徐作为一个封建官吏,能够~,确实难能可贵。” 大义灭亲dàyì-mièqīn亲:亲属。指为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依法予以制裁。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得的惩罚。 大义灭亲dàyì-mièqīn〔其他〕 为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得到应有的惩罚。语出《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柳建伟《苍茫冬日·都市里的生产队》:“小娜有什么不好,~,屁股坐在我的板凳上。”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指为国家、人民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亲属间的私情。《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