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令dà yuè lìng西汉时称太乐令,属奉常。东汉时称大乐令,俸六百石。明帝三年八月改称大予乐令,掌伎乐。凡是国家祭祀,负责请示奏何乐及大飨时用乐等。有丞;员吏二十五人,乐人三百八十名。宋朝掌乐官署大晟府的属官有太乐令,秩比丞,掌乐。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参看"太乐令"条。 大乐令乐官名。隶大晟府。
职掌参掌大晟府事。
品位品秩视太常寺丞,序位在太常丞之下、宗正丞之上(《宋史·职官志》8《元丰以后合班之制》)。依太常寺丞,官品从七品(《分纪》卷18)。
简称❶乐令。全称应为大晟府大乐令。《宋会要·职官》22之26:“省乐令一员、监察二员。” ❷大晟乐令。《宋史·职官志》8《元丰以后合班之制》:“大晟乐令。”《宋会要·职官》22之25《大晟府》:“以大司乐、典乐为长贰,次曰大乐令,秩比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