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西古代交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西古代交通亚欧大陆地域的民族或国家之间的交往。1~2世纪,罗马帝国雄踞欧亚西部,进入“和平时期”,商贸发展,城市兴起,与周边贸易往来,十分繁忙。公元前2~1世纪,汉帝国走向强盛,雄踞亚洲东部。地理上东西帝国文明,几乎连接成片。史称西域地带,游弋众多游牧行国,隔断东西交通。公元前125年,西汉张骞“凿空”西域通道。西汉武帝,大将卫青、霍去病,于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21年、公元前119年,3次击败匈奴,开通西域之路。89~91年,东汉连续3次大败北匈奴,拓展中西交通,史称丝绸之路。97年,汉甘英出使大秦(罗马),远达波斯湾,标志丝绸之路全线贯通。商队驼铃,带来商贸繁荣。安息帝国,地处丝路咽喉,商利丰厚。据普特尼《自然史》书称,每年1亿塞斯忒(罗马币)流入东方。旅行家、求道者,沿丝路往来不绝。铁马金戈、刀光剑影,展开维护或争夺控制丝路交通战争。165年,罗马帝国开通海陆交通,与汉帝国实现直接贸易,史称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罗马商船定期取道红海,往返埃及、印度,沟通与北欧的交通。226年,罗马商人秦伦,沿海路达东吴。399年,东晋名僧法显,沿丝路经中亚达印度,然后乘船达狮子国,411年横渡印度洋,达山东崂山回国。他是中国环绕中亚、东南亚第1人。5世纪,印度与中国实现直航,再通过陆路达罗马。618~907年,东方唐帝国兴起,国内交通四通八达,水陆驿站1643所。629年,名僧玄奘沿丝绸之路到印度求道。632年阿拉伯崛起,形成地跨欧亚非庞大帝国,成为中西交通、商业贸易的纽带。首都大马士革,至各行省有大道通行,沿途设驿站,推动国内外交通发展。8~9世纪,政治中心移至巴格达,形成以其为中心交通网络,驿站达900多个,时年巴格达成为世界大商业城市。巴格达商船,经波斯湾、印度洋,到达广州、泉州、扬州。中国史籍载,中国到巴格达,从广州始航,经南海,至今新加坡、马六甲海峡,达狮子国,北上波斯湾,至巴格达。8世纪,中国造纸术,通过阿拉伯传至东欧。阿拉伯商船,足迹到苏门答腊、马来西亚,北到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649年,阿拉伯帝国,在亚力山大港,建立支阿拉伯船队。655年,渡过直布罗陀海峡。964年,控制突尼斯、西班牙、撒丁、科西嘉的交通,标志着阿拉伯争取得地中海交通霸权,持续到13世纪。1290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横跨欧亚非,控制红海、地中海、里海的海上交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