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中国近代洋务派基本理论观点,张之洞为之充分阐发,也是他伦理思想的核心。这里的“体”是指主体、根本,“用”是指作用、功效,体用关系即主辅、本末关系。主张以中国封建礼仪制度和纲常名教为根本,取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措施为之“用”,以达巩固封建统治、挽救中国积弱状况之目的。这一思想萌芽于鸦片战争时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看法中。1861年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一文中最初提出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杭邠庐抗议》卷下)。之后郑观应在《盛世危言·西学》中又进一步表述了这一思想:“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1896年有沈寿康在《万国公报》上发表《匡时策》中提出:“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又有孙家鼐在《遵议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提出:“今中国创立京师大学堂,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二人都比较完整地表述了这一思想。两年后,1898年张之洞充分地阐发了这一思想。张在《两湖经心两书院改照学堂章程片》中说:“两书院分习之大旨,皆以中国(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此“既免迂陋无用之讥,亦杜离经叛道之弊”;在《劝学篇·设学》中指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西学为用”。并进一步阐述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劝学篇·会通》),“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言,……然后择西学可以补吾阙者之用”(《劝学篇·循序》)。张之洞所谓“中体西用”,不过是要以西方科学技术、文化措施之“用”来补中国封建统治制度和伦常道德这个“体”之缺。其割裂体用统一,维新派严复曾讥之为“牛体马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zhong xue wei ti,xi xue wei yongChinese learning as the fundamental structure,and Western learning for practical us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