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
仁 惠(惠爱) 慈(慈惠) 德 恩爱 柔惠 长悌 长弟
仁爱和正义:仁义
聚集仁义:积仁
仁义深广:义渊
小的仁义:小仁小义 煦仁孑义 煦煦孑孑
薄德,缺少仁义:凉德
仁爱、仁政:惠风
仁爱的心:慈衷 恕心 仁心
深厚的仁爱的心:隆仁
仁爱慈惠:冬爱
宠爱慈惠:恩慈
心怀仁爱:存爱
皇帝的仁爱:睿慈 皇慈
未全部施与的仁爱:余爱
遗留于后世的仁爱:遗爱
天生的仁爱:天爱
风教仁爱:风爱
安抚惠爱:康惠
质朴仁爱:质仁
温和仁爱:温仁
慈善仁爱:慈仁
忠诚仁爱:忠惠
诚实仁爱:诚恕
普遍仁爱,没有私心:兼爱无私
深厚的仁爱:深仁
高度的仁爱和勇敢:大仁大勇
具有高度的仁爱之心和正义感:大仁大义
没有仁爱和情意:没仁没义
惠爱的样子:煦煦(宽仁慈爱,亲爱:仁爱)
另见:爱 慈爱 亲爱 仁德
儒学“人道”观念的内容之一。《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人道有五项内容,“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同上)存爱的要求是:“察于民下侧陋之中者,若有虽非贤能而有仁爱之心,亦尝异之。”(《礼记·大传·孔疏》)儒家认为人道是永恒不变的,对治理国家有决定意义,“五者一得于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一者一物纰缪,民莫得其死”(《礼记·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