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存活曲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存活曲线survivorship curve

种群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存活率(或存活数)的表达方式,也称生存曲线。将生命表中lx(存活数)、dx(死亡数)与qx(死亡率)的数值作成曲线,其中lx曲线特称存活曲线。存活曲线是建立预测预报模型的基础。
类型 存活曲线有多种类型。用相对年龄(即以平均寿命的百分比表示的年龄,记作x)作为横坐标,存活数lx的对数值作为纵坐标,绘成存活曲线图,以此比较不同寿命的动物。根据比较结果,珀尔(R. pe-arl) 1928年将存活曲线划分为A、B、C3种基本类型: A型,系呈凸形的存活曲线。表示种群在接近生理寿命之前,只有个别死亡,即几乎所有个体都能达到生理寿命。B型(指B2) 系呈对角线型的存活曲线。表示各年龄期个体的死亡率大约相等,因此形成直线关系。C型系呈凹型的存活曲线。表示幼体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1978年奥德姆(O. P. Odum)将B型又分为3种,共5型。昆虫多属C型和B3型,A型少见(图1)。斯洛博金(L.B.Slobodkin)1962年将存活曲线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图2):❶凸线型:死亡主要发生在年老个体;
❷算术直线型:每个单位时间内死亡数为常数,即dx为常数,存活曲线呈算术型直线;
❸对数直线型:即死亡率qx为常数,存活曲线呈对数型直线;
❹凹线型:死亡主要发生在年幼阶段。


图 2 存活曲线类型之一
(仿E. S. Deevey)



图2存活曲线类型之二 (仿L. B.Slobodkim.)


数学模型 由于造成种群死亡的作用因素不一,作用方式各异,因此应用数学方程表示这种复杂的函数关系时,应根据其具体方式考虑。若令s表示存活率,mi表示第i个因素作用下的死亡率(i=1、2、……n),x表示作用因素,则其数学模型可分为4类:❶若几个作用因素对害虫种群某虫态的作用同时进行,且作用相互独立,可用概率论计算积的理论表示这种净作用。设有两个因素进行作用,即为:

m=P(mi)+P(m2)-P(m1m2)


其中m为害虫种群某虫态的总死亡率;P(mi)为第1个因素造成的死亡概率。根据两件事都不发生的概率等于两个不发生概率之积的原理,则存活率为:

S=〔1-P(m1)〕1-P(m2)〕



❷若n个作用因素对害虫种群某虫态的作用是互不相交,则其总死亡率为n个死亡率之和:
m=P(m1)+P(m2)+……+P(mn);S=1-P(m1)+P(m2)+……+P(mn)〕

❸设有两个作用因素,若第二种因素致死作用的显著与否是依靠第一种因素的作用关系,这样在P(m1)与P(m2)之间即形成一函数关系。其存活率的数学方程为:

S=〔1-P(m1)〕{1-f(P (m1)〕}



❹若两个作用因素不同时发生,而是第二个因素紧随在第一个作用因素完成之后才开始起作用,其存活率的数学方程为:
S=1-P(m1)-〔1-P(m1)〕P(m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