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区肿瘤
中央区肿瘤系指位于中央前、后回的肿瘤而言。由于此区相当于躯体运动及感觉的最重要的皮质投射区,因此患者症状及体征明显,诊断多较容易。中央前回为锥体束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起源处,它控制对侧半身骨胳肌的运动,同时还接受骨胳肌、肌腱及关节在运动时所发出的感觉冲动反馈。在脑皮质上的功能定位似一倒置的人体在中央前回的投影,上部支配下肢、肛门和膀胱括约肌的运动,中部支配上肢运动,下部支配面、喉、舌肌运动。中央后回接受来自身体对侧的深、浅感觉或本体感觉冲动。传递一般感觉冲动的最后一级纤维为丘脑皮质束,其在中央后回的投射,也如一个倒立人体的投影,上部管下肢感觉,中部管上肢感觉,下部管面部感觉。中央区肿瘤以胶质瘤及脑膜瘤为多见。其主要临床表现有:
(1) 运动障碍: 根据病变部位、范围以及对皮质损伤程度不同,可以出现病变对侧上、下肢不同程度的瘫痪。通常以偏瘫或轻偏瘫为多见,但单瘫也不少见。偏瘫的肢体常是上肢较下肢为重,肢体远端较近端严重。位于优势半球靠中央前回下部的病变还常常伴有运动性失语或呐吃。常见的矢状窦旁脑膜瘤可以仅表现下肢远端的瘫痪,而上肢正常。
(2) 惑觉障碍: 侵及中央后回的肿瘤,可致病变对侧肢体浅感觉(触觉、痛觉、温度觉)障碍,但都甚轻微。临床上常见的胶质瘤由于呈浸润性生长,很少局限于中央后回,因此可出现更多方面的感觉障碍,系顶叶受累之故(见“顶叶肿瘤”条)。
(3) 癫痫发作: 典型的发作可分为运动型及感觉型限局性癫痫。癫痫发作时,患者神志清楚,突感病变对侧某一处肢体出现肌肉抽动或麻木、刺痛、蚁走感等,时间一般不超过数分钟,发作范围可固定不变,但更多见的是随着病变的发展,这种抽动或感觉异常的范围,常可按照解剖学的排列顺序,依一定顺序扩散,由肢体的某一处发展至整个肢体,头面部整个半身,甚至演变为癫痫大发作。发作后,还可出现该侧肢体一过性瘫痪(Todd麻痹)或感觉障碍。此外,运动型及感觉型局限性发作常可合并发生,但经常是感觉型发作在先,运动型发作在后,临床上从未见先有局限性抽动,然后出现感觉异常发作者。上述症状多取决于肿瘤性质和部位。一般说来,位置表浅、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其首发症状多为皮质刺激症状,即局限性癫痫发作,以后随着肿瘤的发展,逐渐出现肢体力弱等皮质破坏症状。反之,位于皮质下生长较快的浸润性肿瘤,如神经胶质瘤,可以完全没有皮质刺激症状,而只表现为进行性肢体力弱、偏瘫及感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