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江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江南》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欢娱情景的民歌。江南水乡,莲的生长极其普遍。每到夏秋之季,莲子成熟,年轻姑娘们趁着良辰,荡着轻舟,穿行于碧荷绿水之间。一边采莲一边歌唱、嬉戏,宛然一幅采莲游乐图,十分优美动人。 诗的开头两句即表现出采莲女子劳动时的喜悦心情。“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说明江南水乡到处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 “可”字乃正好、适宜的意思。点明江南采莲之优越。 “田田”指莲叶茂美,饱满劲秀,挺立于水面。 “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这里虽然写叶,仍可想见莲花之美。清人张玉榖在《古诗赏析》中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叶肥花美,莲子必然丰收。采莲人不觉喜上眉梢了。 “鱼戏莲叶间”,歌者用了一个“戏”字总贯下文。以复沓的形式,用东、西、南、北的变换,回环往复地歌咏了鱼儿欢快敏捷地嬉游的情景。明在写鱼,暗中兼有以鱼喻人之意。水面上人的欢笑和水下的鱼儿的畅游相映成趣;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采莲姑娘乐融融的心情情景交融。那如穿梭透衣一般轻快的采莲小舟,在碧荷绿水之间穿行,逗得鱼儿在水中四处翔游,演奏着多么和谐的旋律! 碧空蓝天之下,鱼儿清晰可见,湖水清澈涟猗,鲜润的莲叶衬托着盛开的莲花,点缀着姑娘们美丽的衣裳和她们芙蓉般的笑脸,空气中飘来莲子的清香,莲藕深处不时传来欢歌笑语,蓦地,一滩鸥鹭惊起,忽啦啦地飞走了,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图景! 《江南》属汉乐府相和古辞。最早载于《宋书·乐志》和《乐府诗集》。是汉代道地的民歌,也是传世五言乐府之最古者。 “相和曲”含有“丝竹更相和”之意。演唱时,一人独唱,丝竹相和。另外也有“无弦节作伎,最先一人唱,三人和”(《宋书·乐志》)的唱法。前三句应为领唱,后四句为和声。这样则显得活泼有趣、清新别致。 全诗意境清新、明朗,抒情味浓,动感性强,读之使人如睹其画,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赏心悦目,身心荡漾。别有一种清雅幽远的快感,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令人神往。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相和曲》 这是江南人民唱的一首采莲曲。 “《阳阿》、《采菱》,乐曲之和声。”(《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本诗“和声曲”的特点比较明显。“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莲叶多么茂盛鲜碧)。鱼戏莲叶间。”起始这三句很可能是单人领唱,余下“鱼戏莲叶东”等四句,则是集体和唱。碧绿鲜明圆圆铺展的莲叶,掩映着采莲姑娘的身形;荷塘的四周和上空,飘撒着她们清亮的歌声;水中的游鱼自由自在地在莲叶之间跃动穿越。简短而质朴的诗句,描绘出了一幅多么美妙的水乡图景啊!它透发出青春活力、充溢着生活情趣,具有浓烈的诗情画意。 全诗以游鱼在莲叶间的穿梭嬉戏为艺术建构的主体,从东西南北四个方面加以铺陈,形象鲜明地叙写出了游鱼自由欢快的生态,由此喻托出采莲人活泼欢愉的情态和心境。在遣词造语上本诗多用双关隐语。七句诗中每句都含一“莲”字,谐音“怜”(爱)。 “采莲”即暗示意中人的寻觅。而“鱼”在古代情歌中常被用作性爱的隐喻, “鱼戏莲叶间”则象征着情侣的追逐嬉戏。(参照余冠英《乐府诗选·江南》注) 天然素朴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使《江南》小诗呈现了“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胡应麟《诗薮·内编》)的清新明朗的风格色彩。 《江南》 汉乐府民歌。见《乐府诗集》。这首民歌通过对江南荷塘秀丽景色、莲叶和游鱼的生动形象的描绘,表现了采莲姑娘采莲时无比欢悦的心情。虽用叠句,语出自然,借景托情,十分精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