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气候形成因素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中国气候形成因素 中国气候形成因素Zhongguo qihou xingchengyinsu影响中国气候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等。纬度因素是影响中国气候形成的最重要最基本因素。纬度决定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和昼夜的长短,是决定太阳辐射量多少的最基本因素。从表1中可以看出:一年中,几乎各地都是夏至前后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时间最长,而冬至前后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时间最短,所以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在同一时间,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随之减少,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只是夏至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移至北回归线附近,全国各地的太阳高度角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分别递减,因此,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反而减小,气温略有降低。而就全国广大地区而言,仍表现出气温自南向北递减的基本规律。从昼夜长短看,全国各地除春分、秋分时昼夜等长外,仍随纬度而变化,夏季随纬度升高白昼加长,冬季相反。因此,夏季虽然随着纬度升高,太阳高度角递减,但日照时间加长,弥补了部分热量,形成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的特点;而冬季随着纬度升高,太阳高度角和白昼时间都递减,南北气温的差异大。 表1 中国各纬度的太阳高度角和昼长时间表
海陆位置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也很大。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海洋比陆地的热容量大得多,陆地吸收太阳光热快、集中于地表,并能很快地传递给大气,吸热快,增温快,放热快,降温也快。而海洋吸收太阳光热后,能达到较深的部位,海水运动又可将热能传送到更深更远的地方,并缓慢地传送给大气,吸热慢,增温慢,放热慢,降温也慢,使海洋成为太阳热能的“巨大储存库”,对大气温度可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所以,中国的东南部,在海洋调节作用的影响下,一年或一昼夜的气温变化都较小,加上来自洋面的夏季风,含有大量的水汽,给大地带来丰沛的降水。而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几乎受不到海洋的影响,一年或一昼夜的气温变化都很大,气候干燥少雨。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❶海拔高度影响气候。由于大气靠吸收地面辐射热而增高,所以气温随地势升高而降低,通常,每升高100米,下降0.6℃。例如,青藏高原海拔4 000米以上,气候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截然不同,冬季严寒,夏季温凉,为全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昌都7月平均气温仅16.3℃,只相当南京4月份的气温;拉萨7月平均气温14.9℃,纬度相似的杭州却达28.7℃,温差高达13.8℃。云贵高原纬度很低,但夏季却很凉爽,昆明7月的平均气温仅19.9℃,这是地势高的缘故。横断山脉中段,山高谷深,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山麓为亚热带气候,山腰是暖温带、寒温带气候,山顶却成了高寒气候,呈现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现象。 ❷山脉阻挡的影响。山脉走向对气流运行有明显的阻挡作用,致使山脉两侧气候截然不同,面向海洋的迎风坡气候暖湿,而背风坡冷干,形成“山前桃花山后雪”的景象。中国多东西走向和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冬夏季风的阻挡作用十分显著,多成为气候和自然的分界线。例如,秦岭是中国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由于山势高峻,横亘中国中部,阻挡冬夏季风的作用明显。从表2中看出,当强冷空气侵袭时,岭南气温比岭北高出8℃左右。从表3中看出,山脉南侧的汉中尽管海拔高度高于山北的西安,却比西安暖湿得多。南岭也是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只有势力强大的冷空气才能越过,南北坡气候悬殊。1月平均气温,岭北的湖南省郴州为5.8℃,而岭南的广东省阳山为10.1℃,相差4.3℃,阳山的年降水量比郴州要多400毫米左右。 ❸青藏高原的特殊作用。海拔高峻的青藏高原除影响本身气候高寒外,对中国气候还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一,它影响大气低层气流的运行,起着“大屏障”的作用,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不能顺利北上,西南季风被迫偏向东部,进入中国西南、华南地区,加大了降水量,而西北内陆地区变得更加干燥;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不能顺利南下,冬季风被迫偏向东部,使中国西北和东部广大地区冬季更寒冷,真正的热带气候地区面积缩小;而藏南地区却变得更加温暖湿润。其二,冬季,寒冷的青藏高原成为高压中心,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加剧了冬季风对东部地区的侵袭;夏季,高原地面强烈增温,形成低压中心,则加强了夏季风的势力,有利于西南季风深入。 表2 强冷空气侵袭时秦岭南北日平均气温(℃)比较
*强冷空气侵袭时期为1955年1月5日—12日 表3 秦岭南北两地气温、降水对比
季风是影响中国气候的重要因素,中国是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国家。冬季,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冬季风控制大地,广大地区寒冷、干燥,盛行偏北风;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广大地区高温、多雨,盛行偏南风,使中国成为季风区广大、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 ☚ 中国气候特征 中国的季风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