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资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资源zī yuán

(字)谢源,宋代人,由进士官建昌军教授。

资源zīyuán

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 自然~|~短缺。
❷物力、人力、财力等社会要素的统称
 △ 人力~|智力~。

资源zīyuán

〈名〉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水资源│人力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资源zīyuán

指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劳动力的天然来源。
【组词】矿产资源︱水利资源︱旅游资源︱人力资源︱利用资源︱保护资源︱资源有限︱资源共享︱资源丰富
【例句】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 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 过些日子,我把小狮子爱尔莎悄悄地放进狮子生活资源丰富的地区,并且悄悄地离开它。

资源zīyuán

【释义】
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色彩】
中性。

【扩词】
资源丰富︱保护资源︱利用资源︱矿物资源︱海洋资源。

【造句】
 ❍ 我国西部地区的地下~极为丰富。
 ❍ 海洋无边无际,蕴藏着无穷的宝贵~,等待我们去科学地开发,合理地使用。

资源zī yuán

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的产物或条件。1936年李炳焕等《苏联计划经济问题》第十章:“失业问题在苏联今日是否成为问题,则我们尚须视苏联能否尽力发展了工业的资源,并能否把住了劳动合理化的核心。”

资源zī yuánресýрсы

资源resources

又称资财之源或财富之源。具有经济价值或对人类有用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总称。可分为两个范畴:一是自然界赋予的自然资源;一是来自人类社会劳动的人为因素,即社会资源。至于经过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自然资源,由于附加了人为的因素应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性质,而非纯粹的自然资源,但人们仍然习惯称这种资源为自然资源。

资源Resource

主要指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中有价值并能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部分。这个定义本身就表明,自然资源虽然产生于自然环境,却是由人类“创造”的。当然,自然资源也可以按照人类的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其中包括信息与可获得性、时间、空间和所有权等特点。
根据信息与可获得性而确定的资源一般包括潜在型、条件型和现实型三种。潜在型资源是被认为存在的资源,然而缺乏明确的信息;条件型的资源则已被确定存在,但其实际运用还依赖于一些条件的创造;现实型的资源则已经满足了所有必需的条件,并且正在被人们利用来创造效益。
按其时间特点确定的资源指的是那些可以在1月、1年或10年等相对较短时期内再生、更新的资源,比如水、动植物等。
按空间特点确定的资源分为可动型资源和集中型资源。可动型资源包括空气、水和野生动物,集中型资源包括矿产和河流等。
根据所有权的特点,资源又可以分为私有资源(比如农场)、政府拥有的资源(比如森林、矿山和水)和不属于任何人所有的公有资源(比如鱼类和大气元素等)。根据加拿大土地调查统计,加拿大拥有农用良田2050万公顷,其中萨斯喀彻温省占33.4%,艾伯塔省占22.5%,安大略省占21.3%,马尼托巴省占13.1%,魁北克省占2.3%。可用于娱乐的土地面积分布比例为魁北克省29.3%,安大略省23.6%,不列颠哥伦比亚省20.2%,纽芬兰省10%,萨斯喀彻温省2.7%,马尼托巴省3.0%,艾伯塔省2.7%。加拿大可采木材量2.76亿立方米,其中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占36.0%,安大略省占23.8%,魁北克省占14.8%,艾伯塔省占10.2%。
加拿大各省资源分布概况如下。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拥有丰富的资源,主要有沿海和中心内陆地区的针叶树林,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贱金属矿、煤和天然气。皮斯河和哥伦比亚河已开发水力发电,而且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其他主要河流和无数的溪流又为大规模渔业生产创造了条件。多山的地形和漫长的海岸线为多种野生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户外娱乐场所。高产的农田只限于该省的西南角和内陆的峡谷地区。
育空地区和西北地区几乎占加拿大面积的40%,构成加拿大北部的大部分。由于冬季酷寒,夏季短暂,植物的生长受到很大限制。东部为冻土地带,有些山脉终年积雪。树木生长线以南,低产的树林覆盖了广大的区域,成为大批陆上和海洋动物生息繁衍的场所。对于该地的土著居民来说,野生动物是他们食物和衣服的重要来源。许多具有独特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区为娱乐和科研提供了难得的条件。该地区的许多资源基地(特别是矿产资源地)现还只属于潜在型的,至多也只是条件型的。在西部已有一些贱金属矿产得到开发,而且地质条件表明该地还存在相当大的潜力。然而,现在人们最为关注的还是该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
艾伯塔省由两个主要的地质区域构成:西部的沉积岩盆地和落基山脉。西部盆地的地下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覆盖该省南部一半面积的则是高产的农田。东南部由于气候干燥,农作物不易生长。落基山脉拥有大量的煤矿资源;作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其奇特秀丽的山水为人们的户外娱乐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中部地区提供了一定的森林资源。艾伯塔的常规石油(即以自然状态流向地表面的低黏度石油)资源已经大量开采,现生产正在下降。此外,该省还有大量的重油矿床(由于黏度太大,非采用特殊生产技术不能吸到地表面的石油矿)和沥青矿。这些昂贵的“条件型”石油资源某种程度上正进行开发,但大规模的开发还有赖于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因素。总的说来,这些能源使得艾伯塔省成为加拿大的石化燃料库。
萨斯喀彻温省拥有全国最大片的高产农田、广阔而丰富的野生动物(特别是水鸟)栖息地、钾铀矿床和十分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萨斯喀彻温省是加拿大最主要的小麦生产区,同时也是其他粮食、农作物的主要生产地。北部的混合林区提供了相当可观的森林资源。1962年以后,萨斯喀彻温省成为世界钾矿的最大出口者和第二大生产者。北部的大量铀矿又使该省成为加拿大第二大铀生产者。南部的露天褐煤矿被广泛用于火力发电。萨斯喀彻省还和艾伯塔省共同拥有劳埃德明斯特重油及常规油油田。
马尼托巴省是一个混合型的资源基地,拥有多种金属矿藏、潜在水电资源和相当大面积的高产农田。除由地方开采的有相当产量的铜、铅、锌和贵金属外,镍是主要矿产。一些向北流的河流已开发水力发电,其他河流也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马尼托巴省现石油产量很小。但是,在南部边界上已发现很有希望的油气田。此外,温尼伯湖和马尼托巴湖的鱼类、大面积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重要的森林资源等都更增加了马尼托巴省资源的多样性。
安大略省除石化燃料以外,其他可更新和不可更新的资源都十分丰富。在农用可耕面积方面,安大略省居萨斯喀彻温省和艾伯塔省之后,名列第三。然而,仅安大略南部就占加拿大一级农田的50%。再加上气候适宜,使其成为一个农产畜牧多种经营的资源基地。安大略的中部和北部为广阔的森林所覆盖,提供加拿大全国可采伐木材的25%,有力地支持了森林资源工业的发展。可供游览的森林区和无数的溪流湖泊又为人们提供了户外活动的良好场所。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充沛的水资源提供了航运、发电和旅游的便利。安大略省矿产丰富,镍、铀、锌、金和银产量在加拿大均居首位,只有铜的产量居不列颠哥伦比亚之后。
魁北克省在已开发和潜在的水力资源上居加拿大各省之冠。许多河流都被开发来生产大量的可更新资源,以弥补该省石化燃料的不足。圣劳伦斯河是一个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众多的湖泊和河流形成辽阔的淡水水域,为户外活动和野生动物的栖息提供了理想的场所。高产农田面积有限,森林资源产品却只列不列颠哥伦比亚和安大略之后。重要矿产资源包括石棉(仅次于前苏联)、铁、金和一些贱金属。
大西洋沿岸各省中纽芬兰岛面积最大,但总面积还是比另6省中的任何一省都小。该地区主要由岛屿和半岛组成。圣劳伦斯湾是加拿大的渔业基地,和大西洋西部大陆架都盛产鱼和甲壳类动物。岛屿和半岛无疑是销售水产品的便利通道。其他重要的可更新资源包括森林、可耕地和水力。漫长的海岸线为季节性户外娱乐提供了许多机会。矿产基地可分为海岸上和海岸外两类,海岸上的矿产中有贱金属、铁、石膏、盐和煤,海岸外的大陆架蕴藏着储量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
加拿大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得天独厚、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其他国家相比,加拿大可开采的资源无论在规模或种类上都拥有很大的优势。而且,除矿产资源外,其他一切资源,诸如野生动物、鱼类、木材、可耕地、水力等,都是可更新的。然而,加拿大如果继续广泛利用自然资源,也必然会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加拿大已对可开发的、高质量的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和利用,比如,最好的农田已被耕种多年,最好的木材已被砍伐,最容易开采的油田已经超过高峰出油期。因而,现在必须考虑如何保持农田的生产力、补种树木和寻找新油田。对于可更新资源,则要求加深了解控制植物生长的知识,用再生式的资源管理取代简单的大量开采。对于不可更新的资源,则必须保持积极的勘测,并发展新技术,以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其次是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方式而造成的日益加强的竞争。如一片土地既可用于采伐木材,开采矿产,也可用作野生动物保护区。同样,都市郊区附近的一块一级良田既可用于农业,也可用于修建机场或居民住宅区。现在,复杂型资源利用的冲突正在加剧。如果人们想要获得最充分的利益,就必须迅速而公正地寻找解决这些冲突的办法。第三,如果自然资源在加拿大的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它们就应该能够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打入国际市场的条件是价格、质量和资源的可靠性。因而,出口贸易的某些方面,比如交通基础设置就必须提供最高的效率。但是,最重要的问题可能还是在争取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保持高收入、高水平社会服务和高的环境质量。只有这样,加拿大才有可能在面临的挑战下,继续保持平稳的发展。

资源

资源

资源有狭义和广义资源之分。
狭义概念认为: 资源就是自然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 “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这是对资源的狭义理解。
广义概念认为: 经济上的资源,除自然资源外,还包括劳动力、智力、文化等资源在内。
自然资源从不同侧面、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1) 从实物形态看,有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环境资源等几种形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资源。
(2) 从资源的可利用程度看,有恒定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等几种形态。
(3) 从资源的布局看,有空间资源、地上资源、地下资源、陆地资源、水中资源等几种类型。
(4) 从资源是否寓有人类劳动看,有原始自然资源与经过人类加工的资源两种形态。
(5) 从资源是否能作为生产力进入生产过程或消费过程的作用看,有潜在的生产力和现实的生产力、潜在的消费资源与现实的消费资源几种形态。
(6) 从现实资源的生产力形态看,有劳动对象形态、劳动资源形态和消费资料形态。
掌握自然资源的特点,才能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从经济上看,自然资源有以下特点:
(1) 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虽然形态不同,种类复杂,但相互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 区域性
自然资源总要在一定地域分布,不同的地域资源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自然资源的区域性决定了资源开发、利用和布局必须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
(3) 有限性
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资源总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
(4) 经济性
经济资源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资源,不能成为经济资源。经济资源通过人们的劳动形成为商品,就具有价值。
(5) 国土性
不同国家的自然资源有不同特点。各国的国土面积、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不同,自然资源就不同。

☚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资源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

资源

资源

资源与物质既有相同的含义又有区别,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资源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❶自然资源;
❷资本资源: 如工具、机器、厂房建筑、运输工具、资金货币等;
❸人力资源: 如一般劳动力、智力等。这里主要介绍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
按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通常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两类。前者具有可更新、可循环、可再生的特点,如生物资源、水资源; 后者为不可再生、不可循环、不可更新资源,如煤、铁等矿产资源。除上述特点外,自然资源还具有下列一些重要特征:
(1)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❶某些资源就其总量来说是相当巨大的,但人类可以利用的部分却是有限的,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❷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如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❸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如现在我国尚有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是属于难以利用的陆地障碍区; 对于矿产资源来说,我国现在还难以利用埋藏太深的部分资源。
自然资源具有质、量、时、空的属性,就其本身来说,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有限性,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我们要十分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把保护资源环境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2) 自然资源潜力的无限性: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❶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自然资源将不断拓宽其范围。某些过去没有列入自然资源范畴的物质,今天已被广泛利用; 一些过去因埋藏深或品位低或难采、难选的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突破,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某些原来用途单一的资源,现在已有了多种用途; 某些稀缺的资源,也找到了合适的代用品。实际上今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研究还很不够,如我国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但真正做过生化分析的仅占很少部分,新的有用物种还有待我们去发掘。
❷某些自然资源虽属不可再生资源,但从它本身蕴藏的能量看,供人类长期使用是可能的,如铀、钍等放射性矿产资源,其数量虽有限,但它蕴藏核能巨大,利用前景或潜力是非常大的。
❸对于某些可更新资源来说,虽然其数量有限,但单位耕地的生物生产能力还可以大大提高。
❹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愈来愈关心生存环境问题,污染物的资源化也将受到重视,包括废物资源化、污染物资源化。目前我国每年废弃物回收率仅占应回收的30%,如能基本上回收利用,每年可节省数百亿元; 又如污水资源化对于缓解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也极为重要。
(3) 资源的可用性: 这是资源的基本属性。自然资源通常具有多种用途,也就是多功能性。自然资源的可用性与稀缺性有极密切的关系。
(4)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但在这个系统中,每一种资源都可以彼此独立存在,都有其个性。
(5) 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区域性: 不同区域资源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因地制宜是自然资源利用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资源概念的界定和划分资源的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我们对资源的特性、利用价值、需求关系有更好的认识,从而加以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解决供需矛盾,兴利去弊。

☚ 资源科学总论   资源科学 ☛

资源Resources

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按资源性质,可分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按资源用途,可分为农业资源、工业资源和信息资源;按资源可利用状况,可分为现实资源、潜在资源和废物资源。

资源/自然资源/土地资源/耕地资源及其危机/水资源/淡水资源/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能源储量/能源结构/能源开发/能源利用/能源管理/能源加工/能源转换/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能源节约/能源发展战略/能源发展政策/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海洋资源/物种资源/动物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气候资源/社会资源/劳动力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稀缺资源/资源经济/资源经济学

☚ 七 资源与环境保护   资源 ☛

资源

资源

指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劳动力)资源。

☚ 资源   自然资源 ☛
资源

资源Resources

指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常以矿山和土地作为讨论的资源形态。而在现代经济学中,资源的含义相当广泛,广义的 “资源” 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学技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和资金资源被认为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四种主要资源。狭义的“资源”概念一般是指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或者没有被加工过的状态的物质及其能量。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物质要素,它能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的福利。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的质量、数量和利用状况,是构成其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
资源的用途和价值表现在资源可以被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变成各种各样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或者可以直接进入消费过程,以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
自然资源有两个特性: (1) 相对于人类需求来说,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 (2) 自然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的传递,人们会不断发现新资源,从而改变自然资源的质和量。
按照增值性能的不同,一般可将自然资源分为以下三类: (1) 可再生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辐射、风、水力、地热和温泉等可连续往复地供应的资源; (2) 可更新自然资源,这类资源主要是指生物资源,即能自我繁殖的有生命的有机体,如森林、草地和动物等; (3)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其形成周期往往以百万年计,因而开发利用一点就少一点,是不可再生的。土壤资源的形成周期虽较矿产资源短,但与消费速度相比,也是十分缓慢的,本质上也是不可再生资源。
按照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当使用某种资源的边际成本大于零,即该资源具有稀缺性时,稀缺性导致竞争性使用,使得以价格调节供求成为必要,这样就产生了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通过开采、使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和自然资源使用中所带来的收益的比较来衡量的。当出售或使用自然资源获得的收益既定时,使用自然资源的成本越低,其经济价值就越高。当使用自然资源的成本既定时,提高使用资源的收益,可以增加其经济价值。
关于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和李嘉图认为,由于自然资源短缺的制约,经济增长迟早会减慢甚至停滞。这种观点的长期流行成为传统经济学的一个教条。1968年罗马俱乐部讨论人类目前和将来的处境,得出的结论是: 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因素是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其共同特点在于它们的增长都是指数增长。1970年以后人口和工业仍维持着指数增长,但迅速减少的资源将成为约束条件使工业化不得不放慢速度。由于世界粮食短缺,资源的耗竭和污染的严重,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将会发生无法控制的崩溃。这一模式被称为 “世界末日模式”。现代一些经济学家对自然资源的可获得性持乐观态度,坚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解决资源的稀缺问题。一方面,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极大的可能发现更多的能源; 另一方面,在现有资源条件下,通过技术进步,资源替代范围的扩大,可以克服自然资源的不足。
世界著名的资源专家齐默尔曼认为,资源属于高动态函数概念,未来年代里资源是否充分的问题涉及更多的将是人类的智慧,其次才是资源的局限 (张光照等,1995)。因而他认为自然资源不能构成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
能够肯定的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首先,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国家可以通过原料出口获得较高的收入。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就是因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成为高收入水平的国家,并且收入的增加还能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其次,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可以为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化提供物质基础。但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自然资源的丰裕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非洲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农业产量却极其低下,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率低下。而在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相对于人口来说耕地面积极小,但在最近几十年中,由于推广了小麦和稻米的新良种,产量提高了两倍之多。玻利维亚、赞比亚和扎伊尔等国的自然资源较丰富,而战后几十年来经济并不富有。而新加坡、韩国这些几乎没有什么自然资源储备的国家,二战后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稳定增长,使经济发展进入了现代化。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已陷入严重的资源危机中,自然资源被破坏主要表现在环境的恶化,例如气候变化异常、臭氧层破坏、酸雨的蔓延、废弃物的堆积、空气污染等; 自然资源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例如水土流失、森林锐减、水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世界资源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一是世界人口爆炸导致资源消耗剧增; 二是经济高速度增长导致资源消耗量呈高指数上升; 三是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和破坏严重,加速了资源的衰竭; 四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的再生能力下降。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 (Michael P. Todaro)认为,世界自然资源的短缺甚至会改变原有的国际经济关系。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早地使它们的能源、原材料等资源耗竭,相对来说,广大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因而在将来发达国家会在自然资源的供应等方面依附于发展中国家。
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有自然资源的持续使用。资源的持续利用应遵循两个原则: (1)维持地球的生物资源,可更新资源的使用率应保持在其再生速率限度之内; (2) 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度不应超过寻求作为替代品的可更新资源的速率。
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问题,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经济发展消耗了资源,但经济发展又提高了资源保护的能力。关键是人类应慎重选择、制定发展模式,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不破坏生态平衡。开发再生资源,重视自然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与互补,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

☚ 技术创新   绿色革命 ☛
资源

资源

能够通过一定的形式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这些物能有关的技术措施和人类活动等。它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两大类,前者指自然环境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自然要素; 后者则是指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按其在经济部门中的地位可划分为农业资源、工业资源、交通资源、旅游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地质矿产资源等。按其有无生命可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按其再生性质可分为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按其来源分类,主要有来自太阳辐射、地球本身贮藏和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

☚ 农村资源   生物圈资源 ☛
资源

资源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包括自然界中没有经过加工而以现存形式存在的一切天然物质财富。现代管理理论中,还包括设备、资金、人力、信息、时空等方面。就一般而言,资源主要有:(1) 国土资源,如土地、河流、海洋,等; (2) 生态资源,如各种动、植物; (3) 矿产资源,有金属矿产品与非金属矿产品之分,前者通常以固体形态存在,如,金、银、铜、铁等,后者以液体、气体、固体三种形态存在,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 智力投资   劳动资源 ☛

资源

natural resource;resources
各国对其自然~和经济活动的充分和永久的主权是新的经济秩序的基本原则之一。Full,permanent sovereignty of every state over its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was one of the principles on which the new economic order should be based./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exploit both domestic and overseas markets and resources/推动经济增长从~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accelerate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innovation rather than resource consumption/开发~tap (or exploit) natural resources/维护~ conserve resources/ 生产~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地下~hidden resources/地下水~ ground water resources/动力~power resources/农业~farm resources/自然~原料工业resource industry/依仗~的工业resource-oriented industry/重新配置~resource reallocation /天赋~ resources endowment/未利用的~idle resources/优势~competitive resources/未开采的~undeveloped natural resources /原料~raw material resources/人(劳)力~reserve of labor power;manpower resources;human resources/物质、财力和智力~material,financial and intellectual resources/自然~natural resources/对自然~的永久主权permanent sovereighty over natural resources/再生~ renewable resources/~保护resource conservation/~到位、合理使用(ensure that)the resources are there and are used wisely/~调查resources survey/~分布不平衡uneve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丰富abound (or be rich)in natural resources/~富集地区areas richly endowed with resources /~互补性resource complementarity/~节约技术resource-effcient technology/~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economic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the renewal of natural resources/~合理配置rational allocation (or disposition)of resources/~加工型产业resource-processing industry/~勘探prospecting of resources;resource survey /~利用resource utilization /~利用效率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e/~密集型resource intensive/~信息resource information/~优化配置optimum allocation of resources/~制约resource constraints/~综合利用comprehensive use of resources/~环境约束restraints imposed by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节约economize on resources;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节约型社会conservation-minded society;resource-conserving society /~开发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开发补偿机制mechanism to compensate for resource depletion/ ~枯竭resource-exhausted/~枯竭的矿山mine whose deposits are exhausted/~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tranform the economies of cities whose local natural resources have been exhausted/~税resource tax/~型经济resource-based econ omy/~性产品resource products/~优化配置most optimum distribution(or allocation)of resources;optimum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