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农药工业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中国农药工业pesticide industry in China中国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化学合成,少量用微生物发酵工业化方法生产农药原药,并将其加工成不同剂型和制剂的工业体系。 表1 1986~1990年农药生产品种数
注: 杀虫剂中包括杀鼠剂 表2 1986~1990年农药产量(100%、万t)
(据《化学工业统计年报》) 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胺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三唑类及甲霜灵等杀菌剂;丁草胺、禾草丹、野麦畏等除草剂;溴敌隆等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多效唑、甲哌鎓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这些品种的投产不仅改善了中国农药产品的结构,而且拟除虫菊酯、三唑类化合物、溴敌隆等高活性、高技术品种的投产,标志中国农药的生产技术有了稳步的提高。目前中国生产的三唑酮、磷化铝、乐果等产品及氯氰菊酯差向异构定向转位技术等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现状 目前中国可生产各类农药品种约150个、年产量20余万吨(100%计,下同),各种加工制剂约350个,产量60万~70万吨,可基本满足中国农业生产的需要。 生产能力 按1990年统计,原药生产能力为38万吨。其中杀虫剂28万吨,占73.6%;杀菌剂4.5万吨,占11.8%;除草剂5.1万吨,占13.4%;植物生长调节剂0.44万吨。各种农药加工能力约130万吨。年产能力万吨以上的品种有8个,全部是杀虫剂;5000吨级的品种有10个,其中3个杀虫剂、2个杀菌剂、5个除草剂。 品种和产量 1990年,生产品种148个,其中杀虫剂70个。杀菌剂40个,除草剂29个,植物生长调节剂9个。农药工业产值为33.92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占化学工业总产值的4.4%。农药总产量22.6万吨,较1985年增长近一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农药产品以杀虫剂为主体,产量达17.8万吨,占总产量的78.7%;杀菌剂产量为2.5万吨,占总产量的11.1%;除草剂产量为2.1万吨,占总产量的9.3%;植物生长调节剂产量0.2万吨。其中万吨以上产量的品种,全部是杀虫剂,即甲胺磷、杀虫双、敌敌畏、敌百虫、乐果; 3000吨以上产量的品种有11个,其中杀虫剂8个。 农药加工 150个原药,加工成各种不同规格含量的不同制剂350~400个,总产量60万~70万吨,主要剂型是乳油、水剂、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近几年各种复合制剂发展较快,主要是杀虫一杀虫二元复合制剂,也有杀虫—杀菌、除草—肥料复配制剂。 农药企业 中国县以上农药生产、加工企业有200余家,已获得准产证生产农药原药、加工制剂及分装厂点共约700余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农药厂点,但主要分布在农业生产及化学工业较发达的华东、中南、华北等地。其中有12家重点企业,依次为:天津、上海、苏州、南通、杭州、山东、青岛、郑州、沙市、湖南、广州、重庆等农药(化工)厂。(见彩图113~122) 农药贸易 中国的农药产量可满足本国需求,但品种尚需部分进口,主要是高效旱地除草剂。常年进口额约5000万美元。同时中国农药产品,每年出口约20个品种、2万~3万吨,主要品种有乐果、磷化铝、甲基对硫磷、林丹、滴滴涕、氯化苦、草甘膦、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多菌灵等,不少品种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近年来农药企业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如天津农药厂、大沽化工厂与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成立天津天福农药公司合资生产溴氰菊酯; 上海农药厂、上海农药研究所与美国杜邦公司,在浦东开发区设立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合资生产除草剂苄嘧磺隆。 发展方向 中国农药工业今后的发展重点是:依托老厂的技术改造发挥潜力,原则上不再增加新的厂点;以调整品种结构为中心,推进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适应农业需要的高效新品种; 开发相应配套的原料、中间体及各种助剂。大致侧重以下几个方面:❶以拟除虫菊酯、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及其他仿生杀虫剂为重点,开发高效、安全的新型杀虫剂、杀螨剂、杀地下害虫剂; ❷开发高效的内吸性和保护性杀菌剂、杀线虫剂和农用抗生素; ❸开发高效新型的除草剂。尤其是旱地作物,如棉花、大豆、花生、玉米、蔬菜地用的除草剂,以适应农业的需要; ❹配合农药使用技术的发展,开发新的农药加工剂型; ❺研究开发农药重要中间体。如低级脂肪胺、烷基芳基胺、烷基酚等以及各种高效农药加工用的助剂,以适应开发新品种、新剂型的需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