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的省级领导机关。简称中共四川省委。在成都市商业街。1926年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由杨闇公任书记,受中央委托领导全省共产党组织。1927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正式成立,傅烈任书记。1928年3月到1935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多次被国民党特务破坏,并多次重建和改组。其间先后任省委书记的有穆青、程秉渊 (子健)、罗世文、廖恩波、刘道生,刘愿庵、张秀熟曾短暂任过代理省委书记。后因王明 “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全省共产党的领导机关和基层组织全被国民党特务组织破坏。1937年下半年,中共中央从延安派干部到四川恢复和重建共产党组织。1938年3月在成都成立中共四川省工作委员会,书记邹风平。11月,又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指示,撤销省工委,分别建立中共川西特委 (设成都,后改为川康特委) 和川东特委 (设重庆),均属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1941年1月“皖南事变” 后,全省县特支以上的共产党组织只保存有川康特委、重庆市委、乐山中心县委、西昌中心县委等组织。1946年4月,公开的中共四川省委在重庆建立,书记吴玉章,隶属由南方局改称的重庆局领导,下辖四川、西康两省的共产党组织。1947年3月,中共四川省委被国民党武力驱逐,被迫撤回延安,川、康两省共产党组织独自开展工作。同年下半年,中共中央上海局派干部到四川恢复党组织,在成都重建川康特委,领导川西和西康党的工作; 在重庆新建川东临委,领导川东党的工作。到解放前夕,四川的共产党组织遭到国民党军警宪特的严重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依行政区划建立中共重庆市委和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区委。1952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撤销川北、川南、川东、川西四个行署,合并建立四川省,再建中共四川省委,李井泉为书记,李大章、赵林、阎红彦分别为第一、二、三副书记。8月,中央批准省委委员18人,常委6人。9月和次年12月,中央又增任常委3人。1954年7月,中央直辖的重庆市改为省辖市,并入四川省,12月中央对四川省委进行调整,第一书记李井泉,第二书记李大章,第三书记曹荻秋,副书记赵林、阎红彦,常委由10人组成。1955年10月,四川、西康两省合并,11月中央对四川省委进行第二次调整,第一书记李井泉,第二书记李大章,第三书记廖志高,第四书记阎红彦,副书记陈刚、杜心源、许梦侠、阎秀峰,常委12人。1956年7月14日~26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正式代表715人,候补代表160人。大会选举产生中共四川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9人,候补委员13人。第一届省委全委会选出常委15人,书记处书记7人,其中第一书记1人。书记处第一书记李井泉任职至1965年2月,后由廖志高继任至1967年1月。书记处书记先后有李大章、廖志高、阎红彦、陈刚、许梦侠、阎秀峰、杜心源、赵苍璧、贾启允、杨超、杨万选、郭林祥、廖井丹、鲁大东。书记处候补书记张力行。省委常委先后有16人,候补常委2人。1967年1月,因“文化大革命” 省委中止工作。1967年5月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建立,1968年5月省革命委员会建立,张国华任主任,李大章、梁兴初、刘结挺、天宝、张西挺、徐驰、邓兴国、江海云、王恒霖、彭家治、张泗洲、冯玉德、蔡文彬、杨志诚、但坤蓉为副主任,常委50人,取代原省级党、政领导机关的职能。1969年12月,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建立,组长张国华,副组长梁兴初、李大章,成员15人,实际履行省委职能。1971年8月12日~16日,中共四川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代表1477人,列席代表437人。选举产生了中共四川省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06人,候补委员44人。全委会选出常务委员19人,书记8人。第一书记张国华,第二书记梁兴初,书记李大章、谢家祥、段君毅、谢正荣、徐驰、何云峰。1972年2月,第一书记张国华病逝,由刘兴元继任。1974年12月,免去梁兴初第二书记职务,增补赵苍璧、杨超、唐克碧、汪友根为书记,原河南郑州市委书记王黎之调任四川省委书记。1975年12月,中央免去刘兴元第一书记职务,任命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赵紫阳为第一书记,李大章调中央机关,谢家祥、何云峰调回部队,任命许梦侠、杜心源、李子元为书记。1976年12月,段君毅调铁道部。1977年3月,赵苍璧调公安部,增补鲁大东为书记。10月,汪友根下放工厂,不再担任领导职务。12月,谢正荣病逝。1978年7月,增补杜星垣为书记。8月,徐驰调冶金工业部。1979年1月20日~23日,中共四川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代表1500人。选举产生了中共四川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25人,候补委员45人。三届一次全委会选出了省委常委、第一书记、常务书记和书记。第一书记赵紫阳,1980年3月调中央工作,1980年3月至1982年12月由谭启龙继任。第二书记1979年12月至1980年3月由谭启龙担任,1980年6月至1982年12月由鲁大东继任。常务书记1979年1月至1980年6月由鲁大东担任,1982年1月至12月由杨汝岱继任。书记先后有李子元、许梦侠、杜星垣、杜心源、杨超、杨万选、王黎之、刘西尧、杨汝岱、何郝炬、天宝、王谦,副书记有杨析综、聂荣贵。1982年末,省委班子进行调整,不设第一、第二书记,只设书记、副书记。书记杨汝岱,副书记杨析综、聂荣贵、冯元蔚。1983年1月30日至2月4日,中共四川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成都举行,代表1201人。选举产生了中共四川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78人,候补委员22人。四届一次全委会选出常委16人,书记、副书记5人。书记杨汝岱,副书记杨析综、聂荣贵、冯元蔚、蒋民宽。1985年4月,杨析综调河南。1987年10月,聂荣贵调云南。1987年12月,蒋民宽调中央,增补张皓若为副书记。1988年4月24日~29日,中共四川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成都举行,代表803人。选举产生了中共四川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55人,候补委员12人。五届一次全委会选出常委11人,书记、副书记4人。书记杨汝岱,副书记张皓若、顾金池、冯元蔚。1989年12月增补宋宝瑞为副书记。1991年顾金池调甘肃,增补李伯勇、聂荣贵为副书记。同年11月张皓若调贸易部,增补肖秧为副书记。1992年7月增补谢世杰为副书记。1993年2月,李伯勇调劳动部,3月杨汝岱调中央,省委书记由谢世杰继任。1993年4月25日~29日中共四川省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成都举行,选举产生了中共四川省第六届委员会。六届一次全委会选出常委15人,书记、副书记5人。书记谢世杰,副书记肖秧、宋宝瑞、秦玉琴、郭金龙。1993年11月,郭金龙调西藏。1994年增补杨崇汇为副书记。1995年增补蒲海清为副书记。1996年蒲海清调重庆市,增补张中伟为副书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