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县zhōng xiàn中原,华夏。《汉书·高帝纪》:“秦徙~~之民南方三郡。” 中县 中县二等县。县分上中下三等,以户口或出粮多少为定县的等级标准和确定职官等级的依据。《元史·百官志七》:“6000户之上者为上县,2000户之上者为中县,不及2000户者为下县……中县,秩正七品。不置丞,余悉如上县之制。上县:(达鲁花赤1员,尹1员,丞1员,簿1员,尉1员,典史2员)。”《明史·职官志四》:“吴元年(公元1364年)定县三等:粮10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6万石以下为中县,知县正七品;3万石以下为下县,知县从七品。” ☚ 中州 中山国 ☛ 中县县的等级之一。北魏始置,相当于汉魏南朝的次县,次于大县,高于小县。北齐中县,地位在上、下县之间。隋唐沿北齐之制,唐制以三千户以上为中县,离京五百里内及缘边之地二千户以上即为中县。宋制以千户以上为中县;金制以三千户以上为中县;元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以二千户以上为中县;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定江淮以南一万户以上的县为中县。明制以粮六万石以下为中县,清代称为“二等县”。参见“一等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