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医病因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医病因学

中医病因学

病因学是研究有关病理过程的发生原因和条件的学说。病因是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的原因。中医学对于病因的认识是在其特有的整体观指导下,用“审证求因”的方法加以分类的,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
作为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阴阳学说对疾病的原因作出了朴素的解释。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 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所谓“邪”,即致病因素。其次是正邪相争的概念在病因学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病因学中又重视内因为主要因素。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对病因作了归纳,称:“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他将病因分为三条,是以客气、邪风为主,不以外感、内伤分内外,而以经络脏腑分内外,认为由经络入脏腑的,为深为内; 从皮毛流入血脉的,为浅为外;至于房室、虫伤等其发病既非客气邪风之类,又非脏腑经络之属,故列为不内外因。至宋·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天人表里立论,称六淫所感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房室、跌扑金刃所伤为不内外因。这是以病从外来,病发于外及病从内生,病发于内为分类标准的。这种分类法与《金匮要略》所主张略有不同。至近人陆士锷在《医学南针治病总论》中称:“病名虽多,内伤外感四字可以尽之,内因外因为病之根原,兹分两种,便于认证也”。传统中医将六淫: 风暑寒湿燥火,称为外因,将七情:喜怒悲忧思恐惊,称为内因。
中医在建立其特有的病因学理论时,主要是用的审证求因的方法。病因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疾病,疾病必将以证候的形式表现出来。外现的证候是致病原因和内在病变的反映,二者应该是一致的。如《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透过证候现象可以探求病因病机之本质。这就是中医按审证求因的方法进行病因学分类的认识论基础。
现将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1)气候异常:《素问·生气通天论》称:“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六淫病即属于此类。清·喻嘉言倡“秋伤于燥”一说,又丰富了这一内容。
(2)时行疫疠之气:《诸病源候论·殃注候》称“人有染疫疠之气致死,其余殃不息,流注子孙亲族,得病证状与死者相似,故名殃注。”明·吴有性在《温疫论·原序》中提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异气、戾气,实际上就是指的生物性致病因子。这在病因学上是一大发展。
(3)金刃,禽兽,跌打损伤等机械性创伤。
(4)地土方宜: 这与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不仅如此,它还包括地质特征及风俗习惯等因素。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称: 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 西方者,其病生于内; 北方者,脏寒生满病; 南方者,其病挛痹;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热。
(5)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不匀,偏食酗酒等均可导致疾病。《五脏生成篇》称: “多食碱,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 则肉胝䐢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痹论》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本病论》称:“饮食劳倦即伤脾”。金·李东垣著《脾胃论》对“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又作了发挥。
(6)毒物:如水银、砒霜及各种药物中毒即属于此类化学性致病因子。
(7)精神因素:中医古籍每将此列入内因之中。今有认为七情所伤乃由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精神上的异常反应,故应属外因之列。其实并不尽然。还有另一种精神异常却并非由于外界刺激所致,而是由于内脏病变所引起的。对此《内经》亦有论述。《素问·宣明五气篇》称:“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为五并,虚而相并者也。”又《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这种精神活动的反应超越常度,又能反过来影响内脏之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因此,七情所伤的属内属外不能一概而论,应按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8)体质状态:这实为内因之主要含义。素体阳虚则易感寒邪,病后多从寒化; 素体阴虚则易感温邪,病后多从热化。小儿之体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老年人则阴阳均有不足,抗病能力下降,病多绵延或常危急。近人曾对体质病理学作了专题研究。性别与发病亦有密切关系。经带胎产诸疾显然为女性所特有。《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称: “新产妇人有三病: 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这时因为“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 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再如妇女经期外感,易致热入血室。这些都与妇女生理状态上的特异性有关。
(9)胎传: 严格讲,这应属于内因,因为这是当母子一体时疾病由亲代传给子代的。某些病因是遗传所致,某些则是因病原通过胎盘传入的。《幼幼集成·胎病论》中有胎弱·胎毒·胎寒、胎热、胎搐等论述。在《杨梅疮证》一节中指出此疾“由于父母胎毒传染而致”。除疾病外,先天禀赋与胎传直接有关。禀赋强弱又与日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体质状态密切相关。因此,这也是胎传应属于内因的理由之一。
(10)房室问题。是病因学中的特殊问题,亦应作具体分析。性生活,如同饮食一样,是生物的本能之一,是人类生命活动中无可非议的正常现象。但若纵欲不节则常导致百病丛生,甚至病入膏育而不可救药。《素问·上古天真论》曾指明:“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张景岳也说:“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欲火摇心,真阴日削,遂致虚损不救。因此他告诫人们:“苟欲惜命,必须惜精; 苟欲惜精,先宜静心”。这里充分说明精神活动与房劳伤精是结合在一起致病的。这些论述对病因预防与养生学也是有意义的。
(11)误治: 这是由于医生诊断错误,或用药不当,或语言不慎而致病。
中医对病因的认识是比较全面而细致的,上涉天文,下及地理,中关世态人事,诸如饮食起居,房室劳倦,虫兽创伤,几乎无所不包,都有论述。但对致病原理的具体环节方面还须在今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体质学说   六淫 ☛
000094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