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医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医教育

中医教育

中医教育是伴随着中国医药学的产生而产生的。二千多年来,中国医药学的发展,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决定,形成了中医以师带徒这一传统教育方式。历代中医的培养,除一部分家传外,主要是由老师把学问和经验传授给徒弟,一代接一代,造就了一批中医人材,促进了中国医药学的继承发展。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根据太医令秦承祖的建议,创建了医学教育机构以教授学生。以后,北魏、隋初设有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官职,管理医学教育。公元624年,唐继隋制,扩大了“太医署”,建立了相当完备的医学教育制度。唐朝太医署是中医教育的重要机构,对后世医学教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宋元时期医学教育承袭旧制,改设“太医局”。宋、元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展。明清医学教育大体上继承宋元以来的制度,但已无历代的规模。中国近代中医教育事业,尽管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排挤、打击,但由于中医界人士的积极斗争,中医教育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有所发展的。特别是以师带徒这一传统教育方式,始终发挥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为中医学术的普及与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教育事业得到了重视和发展。1956年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创办了中医学院,1958年后又在全国各地陆续创办了一批中医学院。1966年全国高等中医学院共22所,1982年已增至24所(其中2所正在筹建),设有中医、中药、针灸专业。从1960 年开始,卫生部曾先后四次集中力量组织教材的编写工作,出版、发行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药试用教材。20多年来蓬勃兴旺的高等中医教育事业,是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在中医教育的实践中,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逐渐提高,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经工作实践的考察,全国中医学院毕业生所掌握的中医理论和诊疗技术,一般来说,较之解放前国医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和带徒出师的中医学得系统、全面。他们在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中,大都已成为骨干力量。为了健全中医教育制度,不断提高中医教学质量,卫生部于1959年和1962年两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明确规定了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在1962年制定的教学计划中,规定培养目标是: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体魄健全,系统掌握中医理论和医疗技术,并且有现代医学一般知识的中医师。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医理论和医疗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解决中医诊疗中的实际问题,能够熟练地阅读古代中医书籍,并具有现代医学的一般知识。在课程方面,除政治、体育、外文、古文等普通基础课以外,按中医学术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开设中国医学史、医经、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与中医喉科学、各家学说等十五门课程,并规定气功疗法与推拿疗法作为专题讲座或列入选修课。为了更好地继承和适用中医带徒的教学经验和传统特点,中医课程除了在课间已安排分散的教学见习外,在第四学年,还安排了中医课的集中教学实习,以便巩固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实习中,学生必须在有一定学术专长,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带领下,边复习基本理论,边进行临床实习。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实习科目主要是中医内科,其次为针灸、中医外伤科、妇科、儿科。1962年的教学计划既吸收了西医学教育的长处,又体现了中医药学传统教育的特点。
1930年卫生部在“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确定:为了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必须认真办好中医学院,培养又红又专的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办好中医学院是发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基础,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中医院校必须保证学员切实学好中医课程,以大部分时间用于中医理论学习和临床学习,同时也要学习一些现代医学和科学知识。1978年部分中医院校开始招收中医研究生,以充实中医教学、科研和医疗队伍的力量。为了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努力培养合格的高级中医药人才,卫生部于1982年4月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对高等中医教育的方向、任务、培养目标、合理布局、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学制等进行了总结,并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是:
❶中医专业要求学生能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较熟练和准确地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辨证论治诊疗常见病和某些危急重病症以及较顺利地阅读古典医籍,学习必要的西医学知识、学习一种外国语。
❷中药专业要求学生具有系统的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顺利地阅读中药古代文献,掌握中药品种与质量的鉴定、炮制、制剂,熟悉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 学习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 学习一种外国语。
❸针灸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顺利阅读中医针灸方面的古代文献,熟悉历代重要的针灸著作,熟练掌握十四经俞穴定位、功能、基本针刺手法和一定的推拿技术,能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配穴用药防治疾病,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 学习一种外国语。学制:中医专业五年、中药专业四年,针灸专业五年。中国中医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方法和自身特点,在解放后的高等中医教育事业中得到了继承与发扬。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通过中医教育的不断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中医医院   中西医结合 ☛
000141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