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品混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九品混通

九品混通

北魏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时,规定正税为每户平均纳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此外,另有附加税帛一匹二丈“以供调外之费”。供收时,先由 “县宰 (令) 集乡邑三老,计赀定课” ( 《魏书·世祖太武帝纪》),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赋税高低的品级; 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赋税送到不同地区,即“上三品入京师,中三品入他州要仓,下三品入本州”(《魏书·食货志》)。这就是“九品混通”。但实际上世家大族隐瞒了大量田地人口,贫富莫辨;官吏往往“纵富督贫,避强侵弱”(《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且使用长尺大斗重秤,上下其手,并与商人狼狈为奸,高抬帛价,盘剥买帛纳调的农民。即使按九品混通制本身,户调相差上上户与下下户一般只有五倍,而其土地,人口相差不止数十万倍,亦于贫苦农民不利。孝文帝 (471~499年) 改革时,接受李冲建议,实行定额租税制,九品混通制废除。

☚ 九品相通   士家制度 ☛

九品混通

亦叫九品相通。魏晋南朝及北魏均田制实施前户调征收的办法。政府按各户赀产多寡划定户等(九等),再按户等高低摊派户调,一地区内各户承担户调的平均数必须达到法定数额。 《初学记》卷二十七《宝器部》引《晋故事》:“租及旧调绢户三匹,绵三斤,书为今赋,九品相通, 皆输入官,自如旧制。”又《魏书·世祖记》:“若有发调,县宰集乡邑三老计赀定课,裒多益寡,九品相通,不得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