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书门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书门下(1)唐代中书省及门下省的合称。(2)唐代宰相办公和处理政事的机构,参见“政事堂”。 中书门下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参见〔政事堂〕。 中书门下 中书门下官署名。唐代置。宰相办公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是岁,张说改政事堂曰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分掌庶政。”胡三省注:“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政事笔,遂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至是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其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五房: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部。” ☚ 中使司 中都督府 ☛ 中书门下唐宋宰相的办事机构。唐初,置政事堂于门下省,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议事之处。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遂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其后。此后,中书门下遂成为宰相治事机构。宋沿置政事堂于禁中朝堂之西,为宰相议事之处,亦称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俗称中书门下内省。而称皇城外的中书省与门下省为中书门下外省。中书门下吏人分掌孔目、吏、户、兵礼、刑五房,分别处理行政事务。元丰改制后罢中书门下,以尚书都省为政事堂。参见“政事堂”。 中书门下宋前期官署名。 职能宋前期宰相治事之所(《宋会要·职官》1之16)。 编制❶名义上设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实际上,中书令、侍中不单除,即使除授亦罕预政事,只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设二至三员。参知政事为副相,二至三员或一员,不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