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乌孙公主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乌孙公主歌

 

[汉]刘细君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讬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乌孙公主歌》,一作《悲愁歌》。原载于《汉书·西域传》和《玉台新咏》卷九。 《乐府诗集》卷八十四以为刘细君作,属“杂歌谣辞。”《广文选》以为刘安作,殊谬。诗歌以第一人称的自诉,表现了公主远嫁异国、思念故土的孤独和忧伤。
 前两句写乌孙公主以哀怨的语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汉朝把我远嫁于在天一方的乌孙国王。看似客观的自我介绍,其实蕴含着无限的伤感和怨愤。此“嫁”,实为和亲,寓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乌孙国与匈奴盟,匈奴不断骚扰内地,为钳制匈奴,断其右臂,武帝采纳张骞建议,遣江都王建之女刘细君为公主,妻乌孙王昆莫。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与少数民族和亲,无疑具有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交流各方面的意义。然而,这种于国于家有利的“美人计”,于公主自身却是人格的变异和人性的束缚。“天一方”、“远托”、“异国”等冷漠字眼已透出哀怨之信息,下面着力的渲染更见其甚。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远嫁异域,不仅举目无亲,孤苦无依,而且生活环境也令人难以忍受。这里没有崔嵬的宫阙,和暖的春风,没有美味佳肴玉液琼浆,而是以穹庐为室,毛毡作墙,饮以辛酪、食以膻肉。这与内地迥异的生活习俗,对从小过惯汉朝宫廷安逸生活的尊贵王女来说,无疑难以适应。作者以短短十几字高度概括乌孙国饮食起居的生活习俗,为以下思乡怀归之情的直接抒发埋下了伏笔。另据《汉书·西域传》记载:乌孙国多雨,寒。“昆莫年老,语言不通。”由此可见,公主所以不以审美心态去体味“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异国风光,而仅以哀怨叙之,正由于此。
 远离故国亲人,生活又难如愿,思乡怀归之情于是不可遏止地爆发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直抒胸中郁结已久的忧思,凄婉哀怨,摧人泪下。明知远嫁之意义,回归之无望,又盼展开想象的双翅,化作黄鹄, 自由飞回久别的故乡。想象中的满足与事实上的不能, 构成强烈的矛盾冲突,加重了诗歌的悲剧气氛,意蕴深广,耐人寻味。
乌孙公主歌

乌孙公主歌

西汉歌谣。汉武帝元封年间与乌孙和亲,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嫁与乌孙国王昆莫。公主不习惯乌孙生活,自作歌道:“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歌谣传入长安,武帝闻而怜之,隔年派使者送去一些帷帐锦绣以示关怀安慰。

☚ 戚夫人囚歌   虎穴歌 ☛

乌孙公主歌

西汉歌曲。刘细君作。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为了抚定西北边疆,汉王朝与乌孙国(今新疆温宿以北伊宁以南地)和亲,以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至乌孙国后,昆莫以刘细君为右夫人,同时迎娶匈奴女为左夫人。刘细君远离故土,别居一宫,兼之生活未惯,语言不通,所以悲苦万分地作歌唱道:“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这首歌哀怨绵长,情真意切,表现了刘细君身处异地异俗而对故土的一片思念之情,和对自己飘零身世的无限感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后昆莫年老,刘细君被迫依从胡俗,改嫁昆莫的继承人岑陬,生一女而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