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汤❶《金匮要略》方。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各三两,川乌五枚。先将乌头为粗末,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去乌头,再将余药为粗末,水煎,去滓入蜜中,再煎分二次服。治寒湿历节及脚气疼痛,不可屈伸。方中乌头驱寒逐湿;麻黄通阳行痹; 芍药、甘草开痹而通血脉,使阴阳宣通,气血畅行; 黄芪实卫且防麻黄发散太过; 白蜜甘缓药力,使寒湿之邪微微汗解且减低乌头毒性。诸药合用,共成散寒祛湿,除痹止痛之剂。 ❷《备急千金要方》卷七方。乌头、细辛、蜀椒各一两,芍药、甘草、秦艽、附子、桂心各二两,干姜、茯苓、防风、当归各三两,独活四两,大枣二十枚。为粗末,水煎,分五次服。治风冷脚痹疼痛,挛弱不可屈伸。 乌头汤 《金匮要略》卷上【组方药物】 麻黄 芍药 黄芪 甘草各9克(炙) 川乌6克(为粗末,以蜜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即出乌头) 【制剂用法】 上药5味,共为粗末。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140毫升,不知,尽服之。 【主要功效】 温经散寒,除湿宜痛。 【适应病证】 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临床验证】 1.历节痹痛:治疗24例,结果: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1例(《陕西中医》1986,11:512)。2.其他:亦有报道以本方治疗偏头痛、阳虚外感、牙痛、产后痹痛等均获佳效。 【方义分析】 本方主治历节痹痛,属寒湿留于关节,经脉痹阻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之症,故用乌头祛寒湿,除痹痛;麻黄发汗宣痹,辛温散寒;芍、甘缓急止痛;黄芪益气扶正,助麻黄乌头以祛邪;白蜜甘缓,以解乌头之毒。诸药配伍,使寒湿之邪外散内化,病邪去而正不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