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乌头赤石脂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乌头赤石脂丸

《金匮要略》方。即赤石脂丸,见该条。

乌头赤石脂丸 《金匮要略》卷上

【组方药物】 蜀椒14克 乌头7.5克(炮) 附子7克(炮) 干姜14克 赤石脂14克
【制剂用法】 上药5味,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1丸,1日3次。不知,稍加服。
【适应病证】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赤石脂丸”(《金匮要略》卷上),“乌头丸”(《千金要方》卷十三)。又按:曾有报道以本方治胸痹(心绞痛辨证属阴寒者),慢性荨麻疹,坐骨神经痛均效。

乌头赤石脂丸wūtóuchìshízhīwán

即赤石脂丸。详该条。

乌头赤石脂丸

乌头赤石脂丸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又名赤石脂丸、乌头丸。方由蜀椒一两(一法二分),乌头(炮)一分,附子(炮)半两(一法一分),干姜一两(一法一分),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组成。上五味,为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功能温阳、逐寒、止痛。主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本方所治证属阴寒之气上干,横格于胸背经脉之间,以致气血逆乱,出现前心后背互相牵引作痛,证属阴乘阳位的胸痹,治疗当以温阳破阴立法。本方以乌头、赤石脂而命名。方中乌、附、姜、椒均为大辛大热之品,回阳逐寒止痛之力极强; 赤石脂安心气,并能填塞厥气横冲之孔道,使胸背之气各不相犯,则阴破阳回,其痛自止。本方为峻逐阴寒之剂,适用于阴寒之气横冲而致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疼痛剧烈,痛无休止,四肢厥逆,脉象沉紧。
桂附丸(《卫生宝鉴》卷六) 川乌(炮)附子(炮)各三两,炮姜、赤石脂、川椒(炒)、肉桂各二两。为细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功能逐寒止痛。主治脏腑暴感风寒,上乘于心,令人卒然心痛,或引背膂,乍缓乍甚,经久不愈者。
姜附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附子(炮)一分,干姜(炮)三分,乌头(炮)一分,吴茱萸(汤浸一宿,焙,炒)半两,厚朴(姜制)半两。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空腹酒下,日三夜一,未效稍加。功能温阳逐寒。主治心中寒,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 当归四逆汤   大乌头煎 ☛
000042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