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极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极洞 太极洞原名“长乐仙洞”、“广德埋藏”。位于石龙山,是皖与江、浙交界地。洞区方圆10公里,洞穴众多,总面积14万平方米,分3层,洞中有山,洞中有水,洞中有洞,既壮观奇丽,又险峻神秘。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将广德埋藏与雷州换鼓、登州海市、钱塘江潮并称为“天下四绝”。《广德州志》言其“博大精深,难窥全貌”。现已开放19个厅,22个景区,350多个景点,有旱洞、水洞、天洞等。旱洞宽曲深邃,巧石晶莹多姿;天洞神奇灵幻,遍布石佛、石猴、石桃,还有击之能发声和能发出异香的怪石;水洞波光粼粼,曲折迂回,长2000余米,有750米可行船。洞壁有宋元以来题刻多处。其中最珍贵者为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范仲淹二十七岁任广德司理参军时手书“跫然岩”。洞外有汉光武帝刘秀避难处卧龙桥、东吴吕蒙点将台、范仲淹涤砚处、砚池湖、岳飞抗金遗迹擂鼓台、乾隆帝观棋处。近年又修建了仿古建筑洞宾楼、范公亭、怀古台、信游台及太极山庄等。 ☚ 天寿寺塔 桃姑迷宫 ☛ 太极洞 太极洞古称大洞,又名长乐仙洞、太极真境。位于广德县东北、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石龙山中,距县城38公里。1987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太极洞是以地下溶洞景观为主,兼有地面自然风光和文化古迹的风景区。庞大的地下溶洞群分三层,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据地质专家考证,岩层形成于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经长期岩溶作用,约在50多万年前形成溶蚀地貌。据传,汉唐时即有早期的探游者。宋明时渐盛,有碑刻诗文传世。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名著《警世通言》中称其为“广德埋藏”与雷州唤鼓、登州海市、钱塘江潮合称“天下四绝”。但其后曾长期埋没。 ☚ 三 名洞 桃姑迷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