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丘中有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

《诗经·王风》篇名。全诗三章,章四句。关于此诗的主旨,众说纷纭,主要有三:一、《毛诗序》认为是“思贤”:“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二、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是“招贤以共隐”,“周衰,贤人放废,或越在他邦,或尚留本国,故互相招集,退处丘园以自乐。”三、朱熹《诗集传》以为是妇人之词,“妇人望其所与私者而不来。故疑丘中有麻之处,复有与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然而来乎。”今人多以朱说近是,但解说亦不尽相同。

☚ 大车   缁衣 ☛

《丘中有麻》


女子焦急地等待情人,又担心别的女人在野外留着他。
丘中有麻,高地上面有大麻,
彼留子嗟。(一) 谁在那儿留下子嗟。
彼留子嗟,谁在那儿留下子嗟,
将其来施施!(二) 盼他高高兴兴地来我家。

丘中有麦,高地上面有小麦,
彼留子国。谁在那儿留下子国。
彼留子国,谁在那儿留下子国,
将其来食。(三) 盼他来这儿乐一乐。

丘中有李,高地上面李树丛,
彼留之子。谁在那儿留下我爱人。
彼留之子,谁在那儿留下我爱人,
贻我佩玖! (四) 他要将佩带的宝石把我赠。


注 释
(一)朱熹:“妇人望其所与私者而不来,故疑丘中有麻之处,复有与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然而来乎。”
(二)朱熹:“施施,喜悦之意。”
(三)闻一多《诗经通义》:“古谓性的行为曰食。”
(四)毛亨:“玖,石次玉者。”

注 音
玖jiu久

古代民歌《丘中有麻》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这是一首情诗,写一位女子与情人在郊野约会,等待情人而不见,心焦如焚,最后情人终于到来。诗分三章,每章四句,以叙其事,抒其情。
 第一章“丘中有麻,彼留子嗟”两句是说,山洼里长着一片麻,我等候着那姓刘 (留,通刘)字子嗟的小伙子。“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是说,愿那小伙子高高兴兴地到这里来。
 第二章“丘中有麦,彼留子国”,两句是说,山洼里长着一片麦,我等候的是姓刘的小伙子。“彼留子国,将其来食”,是说那姓刘的小伙子,请你到这里与我一起吃东西。
 第三章“丘中有李,彼留之子”,是说山洼里长满了李子,我等候着那姓刘的小伙子。子嗟、子国、之子,三处名称不同,实际上是一个人,都是指女子等待的那个情人。“彼留之子,贻我佩玖”,贻,赠送。玖,黑色玉石,可琢磨成佩饰。这两句是说,我等候的那姓刘的小伙子,终于到来,赠送给我一块黑色佩玉。
 全诗三章,首句都以写景开端,“丘中有麻”、“丘中有麦”、“丘中有李”,是女子与男子约定相会相聚的地方。在一个山洼里,大麻繁茂,麦子长势良好,李子满山,既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美好环境,又是一个偏僻幽静的绝好去处,正适合男女青年约会相聚、谈情说爱。看来是那位女子先到约会地点,而男子姗姗来迟。所以她热切地期待着他 “将其来施施”,高高兴兴地到来。情人约会的欢快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看来那位女子又是非常细心的。为了与情人在郊野约会,还准备了丰盛的野餐,“将其来食”,正是在一起野餐的如实写照。情人相会,一个先到,一个后来,先到者心情的焦急是可以想象的。正在焦急的时候,情人终于到来。到来之后,“贻我佩玖”,赠送给她一块黑色佩玉,作为定情之物。女子手拿佩玉,心情的激动、高兴、甜蜜,又是可想而知的。她们相见之前,内心都想些什么,相见之后,又说些什么,作者虽然一概略而不写,但按照常理,内容应该是极为丰富的,情绪也该是殊为欢畅的,这些都含而不露,让读者去想象,去丰富。由此看来,本诗尚有高度概括、含蓄蕴藉的特点。
 诗末“彼留之子,贻我佩玖”两句,从相见到赠物,意味着约会的成功,预示着这对恋人将有美满幸福的未来,也引人联想。
 全诗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热切的期待中,在沸腾的感情激流中,完成了一幕男欢女爱的爱情喜剧。从而对男女青年诚挚的爱情生活,进行了热烈的讴歌。

《诗经》篇文之《丘中有麻》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注释】①留:通“刘”。姓。子嗟:人名。②将:语助词。施施:喜悦貌。③子国:人名。④食:幽会合欢的隐语。⑤留之子:意谓“留子嗟是留子国之子”。⑥贻(yí):赠。玖:美玉。
 【鉴赏】这是男女幽会之诗。
 全诗三章。幽会的地点是“丘中”。诗中的“留子嗟”、“留子国”、“留之子”并非三人,而实指一人。《诗经》有重章互足法,各章句意可以相互补足。因此,这三句可合为一句来读,即“留子嗟”是“留子国之子”。这当然是一个虚拟的人名,并非实有其人。从诗意来看,是一位女子正在“丘中”等候情人“留子嗟”前来幽会。全诗写了三个画面,画面与画面之间转换自然,能为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一章写女子先来到丘中,她举目眺望,远远地看见情人面带笑容朝自己走来。二章写男子来到她的身边,两人互倾情愫,亲热了一番。三章写两人将要分别,男子赠给他一个佩玖,以作为相爱的信物。可见,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爱情短诗。
 《诗序》说是“思贤”,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是“招贤偕隐”。这两种说法显然与诗的情调不合。朱熹《诗集传》说:“妇人望其所与私者而不来,故疑丘中有麻之处,复有与之私者而留之者。”此说之误有三:一是“丘中有麻”只是点明幽会之地,并非男子隐身之处。二是“留”为姓氏,而非“留住”之意。三是诗中只有一个女子,而非男子分会二女。不过朱氏看出这是一首情诗还是正确的。

《诗经》之《丘中有麻》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丘中有麻

 〔原文〕
 丘中有麻,
 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
 将其来施施。
 (麻、嗟、施,歌部。)
 丘中有麦,
 彼留子国。
 彼留子国,
 将其来食。
 (麦、国、食,之部。)
 丘中有李,
 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
 贻我佩玖。
 (李、子、玖,之部。)
 〔译文〕
 小丘上有麻田,我那留地的小伙子啊!我那留地小伙子,愿你悄悄来相见。
 小丘上有麦田,我那留地的小伙子啊!我那留地小伙子,愿你悄悄来共餐。
 小丘上有桃李园,我那留地的小伙子啊!我那留地的小伙子,送我佩玉结良缘。
 〔评介〕
 《丘中有麻》三章,章四句。这首诗是《诗经》中争议较多的篇章之一,历代学者众说纷云。《诗序》:“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或说此系诗人见周室衰微,贤人放废而作,有相与偕隐之意。又《诗集传》:“妇人望其所与私者而不来,疑丘中有麻之处,复有与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然而来乎?”近代学者多认为此诗是一首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幽会情歌。诗中主人公是女的。相约幽会地点是麻田、麦田,有如《鄘风·桑中》的“桑中”一样。这位女子等的是留地的小伙子。(一说,留是刘姓;一说留是迟。) 诗中 “子嗟”、“子国”、“之子”皆指所思之人,同指一人,即留地的那个小伙子。相会时男子将佩玉赠送给女方。古代风俗,男女相悦,多以身上所佩之饰物相赠,为永结为好的信物。闻一多说:“合欢以后,男赠女以佩玉,反映了这一诗歌的原始性。”诗的结句“贻我佩玖”,象征着他们恋爱的成功,预示着这对年轻情侣将有一个美满幸福的未来。

《诗经》-《丘中有麻》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这是一幕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的爱情喜剧。女主人公用她那娓娓动听的歌喉,唱出了她与心上人定情的过程。故事发生在周代国定的仲春开放月里,《周礼·媒氏》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从诗中男女主人公所表现的大胆追求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充分利用了国家这一规定的。
 三章诗分写了这对年轻人定情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第一章写他们的相约。当是时也,姑娘或许正在自己的家里从事着某种活计,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对面山坡上传过来,扰得她心神不宁。她抬头一看,正是自己的意中人一边呼唤着她的名字,一边在麻地里横斜穿行着朝她走近。诗中“彼留子嗟”一句中的“留”字作地名解,即留屯、留集或留城之意,留子就是留地的小伙子; 嗟字则是表示呼唤的声音。“将其来施施”中的将字为语首虚词,无实义; 其字代指留子; 施施同迤迤,状留子在麻地里穿行之貌。这两句诗,一句写姑娘耳中所闻,一句写姑娘目中所见,是实写; 而姑娘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熟悉的身影之后,如何放下手中的活计奔向自己的情人则全是虚写。然而我们正是从这一实一虚之间,清楚地看到了两个大胆追求爱情与幸福的青年男女的鲜明形象。
 第二章写他们的相聚。当留子穿过麻地,来到一片麦田边上的时候,发现姑娘正朝自己奔来,他的心踏实了,便徜徉在那适合于谈情说爱的地方迎候。“彼留子国”中的“国”字,繁体作国,古与域通。这里是指留子驻足的地方,引中为等待。这一章是全剧的高潮。我们从“将其来食”即双方共进野餐这一细节描写之中,不仅看到了姑娘与小伙子之间感情发展的程度,而且测知出他们在这片青青的麦田里已经耗费了一段漫长而有意义的时光。由于有了这层交代,对年轻恋人之间可能出现的其它一系列亲热举动,读者们也就不难作出各自的想象了。
 第三章写他们的相别。姑娘和她的心上人在共同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之后,终于到了应当告别的时候。丘中那棵李树下,便是他们的分手处。在此之前,他们可能有过一段你送我我送你的过程; 临别之际也一定说了许多绵绵情话甚至还掉了惜别之泪。这些,诗中都省略了。剧情的结尾处,只保留了一个姑娘接受情郎赠送定情之物的镜头。然而正是这块浅黑色的玉石——佩玖,象征了他们这次约会的成功,预示着这对年轻恋人将有一个美满、幸福的未来。
 此诗是《诗经》中争论颇多的篇章之一。历代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释不尽相同。本文提出的上述理解,作为一种探讨意见,乃“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之理论使然耳。

诗词《丘中有麻》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注释】 ①丘:高坡之地。麻:其纤维可以织布、编物,用途甚广,尤为婚姻、婚礼所必备。故麻、菅等物在《诗经》多以兴爱情或婚姻。留子:刘氏之子。刘氏为当时周王朝一家贵族,世袭为大夫,有人封为公。《毛诗传笺通释》:“留、刘古通用。”嗟:助词。②将:请、愿。施施:男女欢合之意。闻一多《风诗类钞》:“古书说‘天施地生’,又说‘阳施阴化’,就是这施字的正解。”一说,喜悦。《诗集传》:“施施,喜悦之意。”此“施”两字叠用,疑衍一个施字,《颜氏家训·书证》:“江南旧本即单为施。”
 ③麦:古之美食。在此为爱情象征物,《鄘风·桑中》:“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用法与此章略似。国:与上章“嗟”字相对应,亦作助词。姚际恒《诗经通论》:“嗟、国字,只同助词。” ④食:隐喻男女之大欲、男女合欢。⑤李:爱情象征物。古男女聚会,有投果相赠之俗,例如《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两篇用法不同,象征之义为一。之子:那人。亦即前两章之留子。
 ⑥贻(yi仪):赠。佩玖(jiu九):古时男女青年佩戴的玉石饰物。男方多以赠女,为定情之物。“玖,黑色玉石。《释文》引《说文》:‘玖,石之次玉黑色者。’”
 
 【译文】 坡上有麻一大片,刘家之子正当年。刘家之子正当年,请来与我结良缘! 坡上有麦长得齐,刘家之子正可喜。刘家之子正可喜,请来与我进美食! 坡上有李绿蓁蓁,刘家之子正可亲。刘家之子正可亲,赠我佩玉定终身!
 
 【集评】 清·方玉润:“将有意其来以就食而互相为礼。”(《诗经原始》)
 
 【总案】 此为一篇恋歌。姑娘在野间等候情人来会,情人终于来了,合欢以后,赠她一块佩玉,作为定情之礼。全诗用第一人称,语言朴素、坦率地咏唱与情人相会的急切心情和相会以后的满足与欣慰。《诗序》解此诗:“《丘中有麻》,思贤也。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这意思是说,周庄王为君不明,把朝中的贤人(所谓子嗟、子国等等)放逐了,国人思念他们,于是作此诗。此说影响甚大,直至当今,仍有论者承用。朱熹作《诗序辨说》云:“此亦淫奔者之词,语意不庄,非贤者之意。《序》亦误矣。”此可见朱氏眼力,只“淫奔”二字不可取。要正确理解此诗,须注意三个尾句。第一句“将其来施”,此“施”即男女欢合之意。第二章“将其来食”,此“食”乃情欲之食,作隐语。第三章“贻我佩玖”,此“玖”非一般赠物,而乃定情之赠。从这三个尾句,可确证此诗为情诗,同《诗序》所谓“思贤”没有什么联系。此诗三章叠咏,皆兴体。三章各言麻、麦、李,皆用为爱情象征物。《诗集传》注三章“赋也”,失之。

古代爱情诗词《》丘中有麻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丘中有麻

 

诗经·王风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焦急地等待她的情人。朱熹《诗集传》说:“妇人望其所与私者而不来,故疑丘中有麻之处,复有与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施施然而来乎。”这个解释,是符合诗义的。
 诗中子嗟、子国、之子,三个男子的名字,实则是一个人,就是女子等待的情人。其中对“留”字的解释,多有分歧。或解释为地名,或解释为“留”通“刘”,系情人的姓,因而把“留子嗟”解为“刘家的小伙子”,把“留子国”解为“叫刘国的小伙子”,把“留之子”解为“刘家的小伙子”。这些解释,虽然可通,但总给以牵强之感。按照朱熹“复有与之私而留之者”的解释,“留”当作停留讲,即躲藏之义,是说情人躲藏在那里。“留”与《邶风·静女》中的“爱而不见”的“爱(𫉻)”的意思相近。这样解释,不仅文从字顺,而且也会增强男女相会的情趣。故姑从朱说。
 至于本诗所写的具体情节,一般认为首章的“将其来施”是写女方希望相见时的欢快之情,这是对的。但对二章“将其来食”,或认为是相见时共食的情景;三章“贻我佩玖”,认为是相见时赠佩玉的情景。这样理解,也未尝不可,但总觉不甚妥切。朱熹于首章云:“今安得其施施然而来乎。”于二章云:“来食,就我而食也”。于三章云:“贻我佩玖,冀有以赠己也”。他把三章的末句都解释为女子等待情人的希冀想象之词,这种理解,是符合情理的。惟其是希冀之词,所以只能点到为止,而于“将其来施施”、“将其来食”、“贻我佩玖”之后,不曾再抒发具体的情怀和感受。如果这样理解能够成立的话,那么第一章是说,女子来到山洼麻地里等待情人,她想情人也许早已到来,躲藏在麻地里,希望他能悄悄地出来相会,那将是欢乐无穷。第二章是说,女子来到山洼麦田里等待情人,她想情人早已到来,躲藏在麦田里,希望能和他同餐共食。第三章是说,女子来到山洼李园里等待情人,她想情人也许早已到来,躲藏在李园里,希望他把佩玉赠送给自己。它通过一位女子等待情人与情人幽会的叙写,抒发了女子真挚的爱情生活。想象丰富,感情炽热,充分表达了女方对爱情生活的热烈追求和美好愿望。从直言不讳地抒发感情来看,是大胆的、真挚的、健康的。
 《诗经》的重章,决不是简单的重复,一则是出于反复歌唱的需要,再则是出于加深感情的需要,本诗也是如此。诸如首章写希望相见时的欢快之情,还是抽象的叙写;二章写希望相见时共食,使感情加深一步;三章写希望相见时,赠给自己佩玉,永结情好,又把感情推进了一步。起着层层深入,逐步加深感情的作用。
 本诗对环境的描写,也很成功。丘,《说文》云:“四方高,中央下为丘。”即山洼。女子与情人幽会选取了山洼的麻地、麦田、李园,这些静寂幽僻之处,虽在情理之中,但也给男女约会增添某些神秘色彩,令人寻思玩味。
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

〔原文〕
丘中有麻,
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
将其来施施。
(麻、嗟、施,歌部。)
丘中有麦,
彼留子国。
彼留子国,
将其来食。
(麦、国、食,之部。)
丘中有李,
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
贻我佩玖。
(李、子、玖,之部。)
〔译文〕
小丘上有麻田,我那留地的小伙子啊!我那留地小伙子,愿你悄悄来相见。
小丘上有麦田,我那留地的小伙子啊!我那留地小伙子,愿你悄悄来共餐。
小丘上有桃李园,我那留地的小伙子啊!我那留地的小伙子,送我佩玉结良缘。
〔评介〕
《丘中有麻》三章,章四句。这首诗是《诗经》中争议较多的篇章之一,历代学者众说纷云。《诗序》:“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或说此系诗人见周室衰微,贤人放废而作,有相与偕隐之意。又《诗集传》:“妇人望其所与私者而不来,疑丘中有麻之处,复有与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然而来乎?”近代学者多认为此诗是一首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幽会情歌。诗中主人公是女的。相约幽会地点是麻田、麦田,有如《鄘风·桑中》的“桑中”一样。这位女子等的是留地的小伙子。(一说,留是刘姓;一说留是迟。) 诗中 “子嗟”、“子国”、“之子”皆指所思之人,同指一人,即留地的那个小伙子。相会时男子将佩玉赠送给女方。古代风俗,男女相悦,多以身上所佩之饰物相赠,为永结为好的信物。闻一多说:“合欢以后,男赠女以佩玉,反映了这一诗歌的原始性。”诗的结句“贻我佩玖”,象征着他们恋爱的成功,预示着这对年轻情侣将有一个美满幸福的未来。

☚ 大车   郑风 ☛

丘中有麻qiūzhōng-yǒumá

〔偏正〕 思念贤才之意。《诗经·王风·丘中有麻》序曰:“~,思贤也。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
△ 用于思念人才方面。
【近义】思贤若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27:29